[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卧式螺旋风容积式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8229.7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0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王盼和;李迎春;李清;郝庆雨;董会;马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淑敏;周晓萍 |
地址: | 064302河北省迁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卧式 螺旋 容积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设备,特别是用于冶金行业、建材行业的初级净化场合和粉尘不多的终端净化场合的气固分离器,属分离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的烧结和炼铁厂、建材行业的水泥和白灰厂都要使用空气净化装置对生产过程中产生高温烟气进行净化处理。一种常用的卧式容积式分离器,其结构相当于一个大的缓冲仓,它利用粉尘与空气的比重不同进行分离,当烟气流进入分离器后,流通面积突然增大,流速和压力迅速降低,空气失去对粉尘的携带作用,达到分离目的。该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主要受压差影响,为了增大压差,势必要将分离器的体积制造的很庞大。同时这种分离器在放灰过程中,阀门开启后,影响系统负压,产生悬浮和反抽现象,粒度小的粉尘分离后再次浮起,影响分离效果,故只能分离0.5mm以上的粒子,且分离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烟气分离彻底、被分离粒子小于20um且分离迅速的高效卧式螺旋风容积式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高效卧式螺旋风容积式分离器,构成中包括集灰仓,集灰仓底部设有集灰仓阀门,其特别之处是:所述集灰仓上部同轴线依次设置三级多叶螺旋风管,其中,第一级多叶螺旋风管1位于集灰仓5前口处,第二级多叶螺旋风管2和第三级多叶螺旋风管3位于集灰仓内。
上述高效卧式螺旋风容积式分离器,所述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多叶螺旋风管均由直管段和锥管段组成,其直管段直径分别为d1、d2、d3,直管段直径比为d1∶d2∶d3=1∶0.7∶0.5,其锥管段大端直径D1=1.2d1、D2=1.2d2,D3=2.4d3。
上述高效卧式螺旋风容积式分离器,增设缓冲仓8,所述缓冲仓位于集灰仓阀门7下部,缓冲仓底部设有缓冲仓阀门9。
上述高效卧式螺旋风容积式分离器,所述集灰仓内设有隔板6,隔板将集灰仓分成三个仓室,各仓室下部相通,所述第二级多叶螺旋风管和第三级多叶螺旋风管分别各位于一仓室内。
上述高效卧式螺旋风容积式分离器,所述三级多叶螺旋风管的叶片螺旋角度为30°~45°,其螺旋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针对普通卧式容积式分离器分离效果差、小粒尘灰不易分离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在普通卧式容积式分离器的集灰仓上部增设三级多叶螺旋风管,并在集灰仓阀门下增设缓冲仓和阀门,改进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分离效果好,烟气经三极多叶螺旋风管分离后,大小尘粒基本全部降沉,烟气得以净化,被分离粒子可小于20um,且分离迅速;2.利于降温,在分离过程中一部分热量也将散失掉,大大地减轻了终端除尘装置的工作负荷和热负荷,从而保证了终端除尘装置的正常运转;3.增设的缓冲仓和缓冲仓阀门可避免影响系统负压产生的悬浮现象,使尘粒很好的沉积在缓冲仓内;4.在保证通流面积的前提下,可使设备体积大为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左视图。
附图中标号表示如下:1.第一级多叶螺旋风管;2.第二级多叶螺旋风管;3.第三级多叶螺旋风管;4.出风管;5.集灰仓;6.隔板;7.集灰仓阀门;8.缓冲仓;9.缓冲仓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构成中包括斗状集灰仓5,集灰仓底部设有集灰仓阀门7,在集灰仓上部同轴线依次设置三级多叶螺旋风管,其中,第一级多叶螺旋风管1位于集灰仓5的前口处,其锥管段大端与集灰仓前壁接合。第二级多叶螺旋风管2和第三级多叶螺旋风管3均位于集灰仓内。集灰仓内设有隔板6,隔板将集灰仓分成三个仓室,各仓室下部相通,第二级多叶螺旋风管和第三级多叶螺旋风管分别各位于一仓室内。由图可见,所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多叶螺旋风管均由直管段和锥管段组成,其直管段直径分别为d1、d2、d3,其锥管段大端直径分别为D1、D2、D3。三级多叶螺旋风管直管段直径比为d1∶d2∶d3=1∶0.7∶0.5,锥管段大端直径D1=1.2d1,D2=1.2d2,D3=2.4d3。三级多叶螺旋风管的叶片螺旋角度为30°~45°,其螺旋方向相同。
参看图1、图2,增设缓冲仓8,缓冲仓位于集灰仓阀门7下部,缓冲仓底部设有缓冲仓阀门9。该设置可保证分离器工作时良好的密封性,避免产生悬浮和反抽现象。放灰时,集灰仓阀门7关闭,缓冲仓阀门9开启,将缓冲仓的灰粒放出。平时集灰仓阀门开启,缓冲仓阀门关闭,可使灰很好的沉积在缓冲仓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烟气流首先进入分离器第一级多叶螺旋风管,在叶片导向作用下形成螺旋风,比重较大的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外缘,与分离器内壁相遇后改变方向,向下坠落。同时,由于尘粒与空气的摩擦因数不同,在螺旋叶片作用下,尘粒降速较空气慢。另外,由于烟气流进入分离器后流通面积增大,流速和压力降低,空气失去对粉尘的携带作用。在以上三种因素作用下,在第一级多叶螺旋风管锥管段大端心部形成空穴,经初级分离的烟气进入第二级多叶螺旋风管。由于第二级多叶螺旋风管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一级多叶螺旋风管,降速后的烟气流进入第二级多叶螺旋风管后,迅速提速并形成螺旋风,离心力和摩擦力作用更为明显,在第二级多叶螺旋风管的锥管段大端流通面积增大,流速和压力又迅速降低,空气再次失去对粉尘的携带作用,较小粒度的尘粒与接近出口处的尘粒与空气进一步得以分离。经二次分离的烟气进入第三级多叶螺旋风管,其分离过程与第二级多叶螺旋风管分离过程相同,更为清洁的烟气流进入出风管4。在上述分离过程中,由于流通面积增大,一部分热量也将被散失掉,大大地减轻了终端除尘装置的工作负荷和热负荷,从而保证了终端除尘装置的正常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2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