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刃多螺旋沟槽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9490.0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22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廖忠宏;廖忠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钻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G15/00 | 分类号: | B27G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刃多 螺旋 沟槽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刃多螺旋沟槽钻头,尤其涉及一种可据以提高使用寿命且具成本效益的木工钻头强化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木质材料皆需经过刮、刨、锯、削或钻孔等加工作业,再行组装后以成型为所设计的产品,如图5所示,为常用木工钻头的正面立体示意图,该木工钻头3是包含有一主切削部31及一切削导引部32,在该主切削部31前端二侧周缘设有一尖端311;藉此,在钻孔时,首先利用该切削导引部32在预设木材上钻出一较小孔洞,以作为切削初期的平顺导引,待其顺利钻入木材表层后,再利用该尖端311顺势向下切削,最后以该主切削部31进行大部分的切削作业,因而可以达到该木工钻头3的切削钻孔功能。
但是,上述常用木工钻头的主切削部前端二侧周缘的尖端是呈一尖锥端面,且受限于该主切削部的扁薄状设计,因此会导致整体结构强度不佳,该尖端容易于一般钻孔作业时触及回收木材中所隐藏的硬质物,使得该尖端因为切削至该硬质物上而断裂损毁,进而影响该木工钻头的钻孔工作进度,造成该木工钻头在使用效能上受到局限以及使用成本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常用木工钻头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刃多螺旋沟槽钻头,可通过切削部本身外径加宽并向内成型为一螺旋角度已减少的沟槽部,并配合于切削部与切削面的交会处形成一刃部,以达成能够提升钻头使用寿命,使整体确具产业实用性及成本效益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刃多螺旋沟槽钻头,其包括:一切削本体,夹固在一钻孔机械的刀具座上,它具有螺旋状的至少四螺旋的沟槽部,在该沟槽部周缘设有一切削部,并在该切削部前端设有成形的一切削面,另于该切削面与该切削部交会处形成一刃部;以及一导引部,是位于该切削本体前端中心处,并具有锥状的钻孔螺纹。
在上述的多刃多螺旋沟槽钻头中,所述沟槽部的螺旋角度θ可减小为30°,该沟槽部可增加钻孔力度。
藉此,当实施时,该刃部可增加该切削面的强度,该沟槽部与该切削部的外径宽度增加,则可提升整体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常用木工钻头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刃多螺旋沟槽钻头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正面立体示意图,由此两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削本体1,夹固于一钻孔机械的刀具座上,具有螺旋状的至少四螺旋的沟槽部11,于该沟槽部11周缘设有一切削部12,并于该切削部12前端设有一切削面13,另在该切削面13与该切削部12交会处形成一刃部14;及一导引部2,是位于该切削本体1前端中心处,具有锥状的钻孔螺纹21;藉此,以便能提供一具木材进给钻孔的多刃多螺旋沟槽钻头。
所述沟槽部11,其本身的螺旋角度θ可减小为30°,使得钻头于进给钻孔作业时,能够据以增加钻孔力量。
所述切削部12,其本身是向内成型为一加宽加厚的沟槽部11,可以提供该切削部12的支撑力并提升切削扭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亦将该切削部12的外径加宽,以强化钻头的中心强度,以可提供一多刃多螺旋沟槽钻头的立体造型。
所述切削面13,是与该切削部12交会形成一略呈锐利的刃部14,使得该切削面13能够增厚形成强化效果,藉以改善常用木工钻头3(请参照图5)其尖端311的尖锐面于钻孔时碰触硬质物B(可参照如图4所示)而易于断裂毁损的缺失。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由图可知,前述的刃部14为强化钻头结构所采用手段之一,使得该切削面13的强度能够充分地增加,因此可以应付恶劣的进给钻孔作业。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由本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切削本体1是利用具有锥状的钻孔螺纹21的导引部2嵌定于木材A上进行切削,以便于进一步引导切削部12进行主要的切削钻孔作业;另一方面,由于一般回收使用的木材A中,可能隐含有先前组装加工业所残留的硬质物B,因而可以通过刃部14与沟槽部11的设计,同时配合切削部12加宽的外径,据以增加整体结构强度,使得该导引部2与该切削部12一旦碰到该硬质物B时能够直接切削穿过,因此并无毁损钻头结构的情事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钻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钻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9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