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模式锁定挂锁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9363.0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2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黎端宇;黎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端宇;黎国豪 |
主分类号: | E05B37/14 | 分类号: | E05B37/14;E05B6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俊波 |
地址: | 中国香***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锁定 挂锁 | ||
1.一种双模式锁定挂锁,其特征是:该双模式锁定挂锁构造成在单 件、一体的结构中提供两个单独且独立的锁定结构,所述挂锁包括:
A.外壳,该外壳结合有在其内形成的钥匙控制锁定组件以及在其内 形成并定位在所述钥匙控制锁定组件附近的号码控制锁定组件,所述两 个锁定组件中的每个锁定组件能彼此独立地操作;
B.锁定件,该锁定件构造成能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的挂 钩,通过对所述钥匙控制锁定组件或者对所述号码控制锁定组件致动而 控制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锁定件包括一基部,该基部
a)形成在所述挂钩的一个端部处,
b)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且
c)结合有沿着所述基部的侧边缘形成且定位成彼此邻接的第一弯 曲区和第二弯曲区,所述第一弯曲区呈凹形,而所述第二弯曲区呈凸形; 以及
C.触发件,该触发件
a)以与所述锁定件的所述基部成配合关系的方式枢转地安装至所 述外壳,
b)结合有沿着所述触发件的侧边缘形成且定位成彼此邻接的第一 弯曲区和第二弯曲区,所述第一弯曲区呈凹形,而所述第二弯曲区呈凸 形,
c)所述触发件的所述第一弯曲区和第二弯曲区定位成与所述锁定 件的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一弯曲区和第二弯曲区成控制、配合、对准的关 系,以对所述基部的枢转运动进行控制,且
d)包括运动控制臂,该运动控制臂形成在所述触发件上,并构造 成响应于对所述号码控制锁定组件或者所述钥匙控制锁定组件的致动而 可控制地使所述触发件相对于所述外壳运动,从而将所述触发件的第一 弯曲区和第二弯曲区定位在相对于所述锁定件的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一弯 曲区和第二弯曲区的所需位置处,
通过对所述钥匙控制锁定组件或对所述号码控制锁定组件的致动使 得所述触发件在挂钩锁定位置和挂钩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锁定挂锁,其特征是:所述挂钩的 所述基部的枢转轴与所述触发件的所述枢转轴以并列、间隔开、相平行 的关系彼此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锁定挂锁,其特征是:所述触发件 的凸形的所述第二弯曲区定位成与所述挂钩的所述基部的凹形的所述第 一弯曲区成完全接合、配合的关系,以将所述挂钩保持在其闭合和锁定 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锁定挂锁,其特征是:所述触发件 的凹形的所述第一弯曲区定位成与所述挂钩的所述基部的凸形的所述第 二弯曲区成配合关系,以使得所述挂钩能从其闭合和锁定位置弧形枢转 至其打开、解锁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模式锁定挂锁,其特征是:所述挂钩的 所述基部的所述弧形枢转运动使得所述挂钩的所述基部的凸形的所述第 二弯曲区运动成与所述触发件的凹形的所述第一弯曲区成配合、滑动关 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锁定挂锁,其特征是:所述钥匙控 制锁定组件还包括:
a)柱体组件,该柱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结合有与多个制栓配 合关联的钥匙接收槽,用于在未插入指定钥匙件时防止所述柱体的旋转, 并使所述柱体能响应于指定钥匙件的插入而旋转运动,以及
b)直立的凸缘,所述凸缘安装至所述柱体的终止端,并定位成与所 述触发件成配合、运动控制的关系,以使得所述触发件在该柱体响应于 指定钥匙件的插入而旋转时进行弧形枢转;
从而所述钥匙控制锁定组件的所述柱体的旋转使得所述触发件从所 述挂钩的锁定位置向着所述挂钩的解锁位置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模式锁定挂锁,其特征是:包括一指示 器部件,该指示器部件安装至所述柱体位于所述钥匙接收槽的附近,所述 柱体响应于所述指定钥匙件的插入而进行的旋转运动还使得所述指示器 部件与所述柱体一起从第一非警示指示位置向着第二警示指示位置弧形 枢转,以对钥匙控制锁定组件的使用自动发出警示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端宇;黎国豪,未经黎端宇;黎国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93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能性食品远红外箱式干燥系统
- 下一篇:整体式预冷却混合制冷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