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8416.7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月冈昌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角洲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B60N2/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防止从车辆后方发生冲撞时乘员头颈受伤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座椅上,通常在座椅靠背的上方设有头枕,在乘员就座后的状态下,乘员的头部与头枕之间有规定的间隙,当从车辆后方发生冲撞时,相对身体向前方移动,头部留在后方,从而负荷作用在颈部上,有时会发生头颈伤害。
因此,虽然可减小头部与头枕间的间隙,将伤害抑制在最小限度,但存在的问题是,在通常使用状态下头部也与头枕接触,头部稍许活动就与头枕干涉而感到不适。
已提出了如下一种结构:将与受压部连接的头枕安装成摆动自如并利用螺旋弹簧始终使头枕靠向后方,当从车辆后方发生冲撞(后撞)时,利用受压部受到的负荷克服螺旋弹簧的施力而使头枕向前方移动并对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9194号公报
根据后撞试验得知,来自人体的负荷,最初腰部较高,然后胸部和头部变高,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车辆用座椅中,由于受压部设在与乘员后背相对的位置上,故后撞时的头枕向前方的移动有稍许延迟的倾向。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结构中,由于受压部接近于头枕的摆动中心,故头枕的行程量的调节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以往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作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车辆用座椅,该座椅在通常情况下确保乘员头部与头枕间的间隙,当从车辆后方发生冲撞时,使头枕快速向前方移动,同时可对头枕的行程量进行适当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座垫、安装成相对于该座椅座垫倾倒自如的座椅靠背、以及安装在该座椅靠背上部的头枕,该车辆用座椅的特征是,具有:座椅座垫框架;座椅靠背框架,该座椅靠背框架具有倾倒自如地安装在该座椅座垫框架上的一对侧架和通过旋转枢轴而安装在该侧架上的辅助架;受压构件,该受压构件安装在所述辅助架的下部并与乘员的腰部相对;摆动范围限制单元,该摆动范围限制单元设在所述侧架和所述辅助架上,用于对所述辅助架相对于所述侧架的摆动范围进行限制;以及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对所述辅助架的下部向前方施力,并使所述头枕靠向后方,在从车辆后方受到规定值以上的负荷时,利用乘员的腰部使所述受压构件向后方移动,使所述辅助架以所述旋转枢轴为中心进行摆动,使所述头枕向前方移动。
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所述摆动范围限制单元由形成在所述侧架上的导向孔和可滑动地嵌插在该导向孔中并安装在所述辅助架上的螺栓构成。
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所述摆动范围限制单元与靠背倾斜装置接近配置,该靠背倾斜装置用于将所述一对侧架倾倒自如地安装在所述座椅座垫框架上。
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从所述靠背倾斜装置的旋转中心至所述螺栓的距离设定在从所述靠背倾斜装置的旋转中心至所述旋转枢轴的距离的1/2以下。
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所述弹性构件由拉伸螺旋弹簧构成,该拉伸螺旋弹簧的一端卡止在所述受压构件上,同时所述拉伸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卡止在所述侧架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从车辆后方受到规定值以上负荷的场合,由于由乘员的腰部使受压构件向后方移动,使辅助架以旋转枢轴为中心进行摆动,使头枕向前方移动,故在后撞时,可用头枕快速支撑乘员的头部。
并且,由于受压构件设在与乘员腰部相对的位置上,故通过适当选定旋转枢轴的位置,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头枕的行程量。
此外,由于将螺栓可滑动地嵌插在形成于侧架的导向孔中,将该螺栓安装在辅助架上,来限制辅助架相对于侧架的摆动范围,故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2是构成图1的座椅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图3中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3中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2的座椅靠背框架下部的立体图。
图8是图2的座椅靠背框架中间部的立体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a)表示通常乘员就座时的状态,(b)表示后撞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角洲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角洲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膏牙刷
- 下一篇:莲蓬头的旋转发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