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浮顶下部排水装置的储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138.1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4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何茂林;李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D90/38;B65D88/34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潘宪曾 |
地址: | 710000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浮顶 下部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烃储运或甲醇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内浮顶储罐,特别是需要排出不同高度层液体介质的一种内浮顶下部排水装置的储罐。
背景技术
现行的轻烃储运或甲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各种油品和含醇污水的抽出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采用液体顶部无覆盖装置(既无内浮顶)的浮动出油装置。第二种方法是从罐下部某一特定高度抽出。前者由于液面无覆盖,油气损耗非常大。后者虽引入了内浮顶结构,对液面实现了全覆盖减少了油气损耗,但不能在随机高度采出,常常把不需要的混合物抽出给下游工艺带来许多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浮顶下部排水装置的储罐,它在确保中央排水装置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一方面可减少介质损耗;另一方面适合任意高度介质的采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浮顶下部排水装置的储罐,它包括罐体、罐体内的内浮顶1和中央排水装置,其特征是:内浮顶的下部有集液仓,集液仓与中央排水装置和虹吸管密封连通。
所述的虹吸管是柔性管。
所述的中央排水装置是柔性管和控制阀的连接体。
所述的柔性管是金属软接头与刚性管连接成的可折叠管道。
所述的柔性管是聚四氟乙烯软管。
所述的集液仓是管体它的截面为封闭式圆形或方型,集液仓下端或侧端有接口,集液仓上端与内浮顶下表面密封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罐体内的内浮顶可以大大减少介质的损耗。内浮顶的下部有集液仓,集液仓同时连接有中央排水装置和虹吸管;虹吸管和中央排水装置的管体是柔性管,特别是中央排水装置的管体通过采用多节金属软性接头与刚性管进行任意角度拉伸。使中央排水装置可以随内浮顶上下移动而移动,可以抽出不同高度层的液体,甚至是罐下部某一特定高度的液体(利用虹吸效应)。这样,就可以满足罐内不同高度层的液体采出,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内浮顶;2、集液仓;3、柔性管;4、虹吸管;5控制阀;6、金属软接头;7、液体;8、罐体;9、支架;10、平伸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罐体8的上部是内浮顶1,内浮顶1下部是集液仓2,集液仓2底部(或侧面)通过接头与中央排水装置和虹吸管4连接。集液仓2是管体它的截面为封闭式圆形或方型,集液仓2下端或侧端有接口,通过接口上的接头使集液仓2与中央排水装置和虹吸管4连通。集液仓2的上端与内浮顶1下表面密封为一体。中央排水装置是柔性管3和控制阀5的连接体。在这里柔性管采用金属软接头6与刚性管形成的可折叠管道。其长度是要确保罐体8到达最高液面时中央排水装置能有效排出罐体8下部液体而不受影响。为了保证在液面上下变化时,内浮顶1拉伸金属软性接头6与刚性管形成可折叠管道不会对罐体8的出液口影响,在罐体8的底部有一节平伸管10,平伸管10通过支架9固定在罐体8的底部,平伸管10一端与上端连接的可折叠管道连接,另一端与罐体8底端的出液口连接,这样就能确保可折叠管道伸展时不会影响对罐体8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虹吸管4也是柔性管3。这种柔性管3是聚四氟乙烯软管,也可以是金属软性接头6与刚性管形成可折叠管道。虹吸管4上端与集液仓2密封连通,另一端视排出下端液体的位置而定。
工作时,打开控制阀5,下层液体通过虹吸管4吸取虹吸管4下端口的液体到集液仓2,然后由中央排水装置将罐底部的液体7排出罐外。利用虹吸效应时,首先通过中央排水装置在集液仓2内产生负压,也就是在出液口加入负压,进行液体的下排。
在实施前,应首先考虑添加集液仓2和中央排水装置后,对内浮顶1的浮力和运动的影响。除了考虑集液仓2本身的重量,还要考虑充液后液体的重量、中央排水装置的数量、安装方式等,重新计算内浮顶1的浮力;同时还应考虑内浮顶1在集液仓和中央排水装置的联合作用下对罐壁的横向冲击,以及是否会影响内浮顶1的运动轨迹,造成卡盘事故等。
安装时,首先把内浮顶1安装在罐体8内,然后将集液仓2连接在内浮顶1的下部,中央排水装置连接在集液仓2的底部或者侧面,然后根据需要取出的液体层的位置,将柔性管3底部固定好,并且与罐外的工艺管道连接。这样就实现了将罐内任意高度介质抽出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烟温复合式探测器及其探测方法
- 下一篇:电缆防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