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的阻尼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563.9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3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国;谢德正;陈震艮;高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高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赤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阻尼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化、安装及施工方便且成本低的风力发电机的阻尼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风力发电机进行组装,如图1所示,为了达到避震及减少噪音的目的,其中在叶片11的固定轴12与安装柱13之间都设置有一阻尼结构14,也就是可以将该固定轴12插设在该阻尼结构14的一端,而将该安装柱13设置在该阻尼结构14的另一端,如此整体即可连结为一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图2所示,该阻尼结构14是由左半体141及右半体142构成,其组装于该安装柱13上,是采用抱合柱的方式,就是其组合时必须利用多支螺丝143分从两侧与多个螺帽144遂行锁合,由于必须锁设多支螺丝143且配合使用多个螺帽144,因此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安装及施工上既费时又费工,甚至连制造成本也相当高,不符合经济实用的原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阻尼结构,不仅结构简化,可发挥避震及减少噪音的效果,而且对其安装及施工均快捷、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的阻尼结构,包括:
外固定件,为一中空管体,其内壁沿轴向成型有至少一第一卡制部,且底部设置有环缘,该外固定件可固设在该风力发电机的安装柱上;
缓冲件,为一中空管体,其装设在该外固定件的中空内部,其外壁对应该外固定件所设的各第一卡制部沿轴向成型有至少一第二卡制部,且可利用一端抵顶在该外固定件底部的环缘上;
内固定件,为一中空管体,其装设在该缓冲件的中空内部,且可利用一端抵顶在该外固定件底部的环缘上;
固定板,成型为环状,固设在该外固定件的顶部,以压制该缓冲件及该内固定件的一端使其无法脱离该外固定件的中空内部,使该风力发电机的固定轴可依序穿设过该固定板及该内固定件的中空内部,而获得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的阻尼结构,利用在二硬质组件之间加设一软质缓冲组件,且限制使该软质缓冲组件不致产生任何方向的位移及旋转动作,不仅具有结构简化的优点,而且可彻底发挥避震及减少噪音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组装时仅需锁固少量的螺丝即可遂行锁定,因此具有安装及施工均快捷、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风力发电机的平面局部分解图;
图2是现有风力发电机的阻尼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与风力发电机结合的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图4的组合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的阻尼结构,如图3、4、5及6所示,主要由外固定件2、缓冲件3、内固定件4、及固定板5所组合而成;其中:
该外固定件2为一中空管体,为一金属硬质材料制成的构件,其内壁沿轴向成型有至少一第一卡制部20(本实施例举制设有两只为例),且底部设置有一环缘21,该外固定件2可固设在该风力发电机1的安装柱6上,也就是该外固定件2在外表面上成型有一凸缘22,可利用螺丝23穿过该凸缘22而将其固设定位在该风力发电机1的安装柱6上(见图5),使结合为一体。
该缓冲件3为一中空管体,为一软质材料制成的构件,其可利用注入或外部模具成型的方式生产出,其装设在该外固定件2的中空内部24,其外壁对应该外固定件2所设的各第一卡制部20沿轴向成型有至少一第二卡制部30(本实施例举制设有两只为例),且利用一端31抵顶在该外固定件2底部的环缘21上,如此由各第一卡制部20与各第二卡制部30彼此对应卡制定位,自可促使该缓冲件3无法遂行旋转动作。
该内固定件4为一中空管体,为一金属硬质材料制成的构件,其装设在该缓冲件3的中空内部32,且利用一端41抵顶在该外固定件2底部的环缘21上。
该固定板5成型为环状,供固设在该外固定件2的顶部,恰可压制该缓冲件3及该内固定件4的一端使无法脱离该外固定件2的中空内部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高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高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5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