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助力摩托车车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497.1 | 申请日: | 200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红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力 摩托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特别涉及一种轻便型助力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助力摩托车作为一种小排量的摩托车,其主要的功能在于代步,时速在30公里以内。目前的助力摩托车车架在设计上通常是沿袭大中型排量的摩托车的设计理念,采用主梁架、后架、发动机的前后悬挂架以及前后减震器、后轮平叉等连接安装构成,尤其是其后架较为复杂,除了后主架外,还设有副架以及一些悬挂架等。采用上述结构的助力摩托车行驶时的震动,通过安装在车架上的前后减震器来缓冲减小。由于现有的助力摩托车车架采用上述结构,其制作时焊接处较多,所用的零部件也较多,加上前后减震器、平叉的制作,导致材料和加工成本相对较高,这对于主要功能在于满足上班族、工薪族的代步工具来说,显然增加了费用,从而增加了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助力摩托车车架,它采用简单的车架结构,既能够保证车架的功能,又能够最大极限地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车架主梁管、焊接在主梁管前端的车头管,所述主梁管的后端固定连接一个由主管弯曲成型的具有弹性的后支撑架,该后支撑架包括座垫支撑部和后轮支撑部,座垫支撑部由弯曲部向后延伸形成悬臂状,后轮支撑部由弯曲部向后延伸。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车架主梁管的后端固定连接一个由主管弯曲成型的具有弹性的后支撑架,该后支撑架的座垫支撑部由弯曲部向后延伸形成悬臂状,后轮支撑部由弯曲部向后延伸,使后支撑架类似于U形结构,既具有一定的强度,又具有一定的弹性,摩托车的座垫安装在座垫支撑部上,后轮安装在后轮支撑部尾端,摩托车行驶时地面的冲击力与驾驶者的重力在后支撑架的弹性作用下得到缓冲而减小震动。由此,采用由主管弯曲成型的具有弹性的后支撑架的车架结构,可以使车架不再设置减震器,从而降低车架的成本。所述后支撑架的座垫支撑部由弯曲部向后斜上方延伸,后支撑架的后轮支撑部由弯曲部向后水平延伸,使后支撑架的强度得到保证,而且能够保证座垫支撑部与后轮之间有足够距离,在后支撑架产生弹性变化时,座垫支撑部不会与车轮接触发生摩擦。所述后支撑架通过连接板与主梁管焊接,或者后支撑架与主梁管焊接,并在后支撑架与主梁管之间焊接加强管,能够使后支撑架与主梁管的焊接处不在一个截面上,增强后支撑架与主梁管连接的牢固性。所述主梁管为成型弯管,能够提高主梁管的强度,同时也有利于整车的造型。主梁管、后支撑架的主管均采用整管弯形处理,可以使主梁管、后支撑架的主管的外侧表面看不见焊疤,使车架能够尽量外露而不影响美观,由此减少现有助力摩托车所采用的覆盖件,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省略了减震器,利用车架具有的弹性以及前后轮的轮胎实现缓冲减震;减少了车架的覆盖件,最大限度地实现车架的简洁、轻便,降低成本;并且使车架的自重减轻,有利于降低油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中,1为后支撑架,1a为座垫支撑部,1b为后轮支撑部,2为座垫,3为座垫安装板,4为加强管,5为连接板,6为主梁管,7为车头管,8为加强筋,9为前叉,10为前轮,11为发动机,12为发动机安装支座,13为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细纱机牵伸后区辅助装置
- 下一篇:生物质燃料仓及输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