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表复位柱新型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2397.7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71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精瑞机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C3/00 | 分类号: | G04C3/00;G04C10/00;G04B2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表 复位 新型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尤其是涉及一种石英表中复位柱和复位柱装配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复位柱结构剖视图,现有的石英表中,电路板上设有一个复位柱101,当手表柄轴拉出后,表芯内的离合杆106与复位柱101弹性接触,使IC中的分频电路与驱动电路被切断,仅有IC的振荡电路在工作,达到停止走时的目的,这样可使表芯的耗电量节约2/3左右,同时也能准确对秒。
图中复位柱101为台阶轴,因此在总装前需先把复位柱101装入特殊工装上,再与电路板102焊接为一体,最后将带有复位柱101的电路板102从工装上卸下。由于复位柱小轴径103仅为Φ0.4mm左右,故在相关操作中,易导致复位柱101脱落、松动和不垂直。
另外,主夹板104与电路板10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柱105铆接,加上事先焊好的复位柱101,导致定位太多,装配准确度和效率低;且因复位柱定位孔107为通孔,复位柱101很容易脱落和松动,引起表芯的功能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复位柱新型装配结构,从而可以直接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表复位柱新型装配结构,包括有主夹板、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复位柱,其中复位柱为直杆轴,其一端通过定位盲孔固定在主夹板中,另一端安装在电路板上。
其中主夹板上还设置有离合杆,该离合杆与复位柱弹性接触。
其中定位盲孔口部有一个导向管,该导向管的管口直径大于定位盲孔直径的3/5。
其中导向管与主夹板上定位盲孔对应,复位柱通过该导向管可直接装配在主夹板上的定位盲孔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柱为直杆形,故装配时无需辨别方向,直接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2、由于主夹板上设置有定位盲孔和导向管,通过该定位盲孔可以有效地避免复位柱的脱落,复位柱通过电路板后再通过导向管,能一次简单装配可靠就位。
3、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柱仅需经历了一次装配即可安装到位,不但增强了复位柱与离合杆间的导电可靠性,避免了复位不良等缺陷;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复位柱在多次装配过程中引起的脱落、松动和不垂直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复位柱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位柱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表芯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识说明:复位柱101、电路板102、复位柱小轴径103、主夹板104、定位柱105、离合杆106、定位孔107、复位柱201、电路板202、导向管203、主夹板204、定位柱205、离合杆206、定位盲孔2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手表复位柱新型装配结构,其中包括有主夹板204、电路板202以及安装在电路板202上的复位柱201,所述复位柱201为直杆轴,其一端通过定位盲孔207固定在主夹板204中,另一端安装在电路板202上。
图2中,电路板202通过定位柱205固定在主夹板204上,其中复位柱201上端穿过电路板202,并沿着导向管203固定在主夹板204的定位盲孔207中,该复位柱201下端与位于主夹板204上的离合杆206弹性接触。如图3所示,当手表柄轴被拉出时,表芯内的离合杆206与复位柱201弹性接触,从而使表芯IC中的分频电路与驱动电路被切断,仅有IC的振荡电路在工作,达到停止走时的目的,这样可使表芯的耗电量节约2/3左右,同时也能准确对秒。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复位柱201为直杆形,在加工时比较简单,而且成型容易、成本低,另外在装配时可无需辨别方向,直接穿过电路板202进行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主夹板204上设置的定位盲孔207和导向管203可以有效地避免复位柱201的脱落,而且其装配更加简单可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表复位柱新型装配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精瑞机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精瑞机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化过程层接口处理算法
- 下一篇:电梯平衡系数的扭矩测试法及其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