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管的组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1435.7 | 申请日: | 200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2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怡仁;林昱呈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怡仁;林昱呈 |
主分类号: | F21V15/02 | 分类号: | F21V15/02;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管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日常的日光灯管座,作为节省电能,延长使用寿命的LED灯管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可用做照明灯的种类繁多,利用灯材与灯具的使用,在黑暗的地方提供照明的空间。虽然目前照明灯的种类繁多,但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长管型的日光灯。虽然日光灯容易损坏,但是其灯座却不容易损坏,因此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中间都是更换日光灯。但是日光灯寿命比较短,一般在5000小时以内,而且使用到后期时,亮度会大幅度的减小,使用中耗电量增加。而且,使用过的日光灯管一般是被丢弃或者打碎,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传统的日光灯管中涂布许多重金属物质,其中以汞最为污染,打碎后的日光灯管一旦内部的重金属物质污染了土壤环境,将会造成生态的循环恶性影响,当然最受害的肯定是污染的制造者——人类本身。
鉴于上述原因,如何提供一种节省电能、环保和寿命长的灯具。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ED灯管的组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使日光灯具有节省电能、增长使用寿命的优点,并且环保程度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LED灯管的组装结构,是由一灯管组设置于一灯管座以下的两个插座之间,以固定灯管组与接收电源而发出亮光,其中,灯管组是由一下管片、一上管片、一LED基板、两个端部套环及两个插头所组成,下管片是一个半弧形的长条型,并且本体是透明和透光的,所述内弧部的两个长边上各设置有一个卡合槽,并且在卡合槽的下方设置有契合肋,上管片是一个半弧形的长条型,并且本体是透明和透光或者不透明和不透光的,所述内弧部的两个长边上各设置有一个卡合槽,并且在所述卡合槽的上方设置有契合肋,LED基板是一个长板体,该长板体的宽度是配合下管片和上管片的宽度,长度并小于或者等于下管片和上管片的长度,LED基板上设置有布设的线路,上面焊接有必要的电子元件,LED基板的下面设置有若干的LED,端部的套环为中空的圆环状,内侧设置有外套孔,而外侧设置有内套孔,插头是一个盖状,外部设置有接点,内部配合接点延伸出有接线,利用上述的结构,构成所述的LED灯管的组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下管片,一个上管片,一个基板、两个端部套环及两个插头所组成的灯管组能以LED发生亮光,而LED具有寿命长、节省电能并且没有污染的功效,并且能配合设置在灯管组上,可以取代传统的日光灯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
附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附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灯管组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管片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管片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座与灯管组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面剖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正面剖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组合正面的剖面图。
在图中,10、灯管座;11、插座;20、灯管组;21、下管片;211、卡合槽;212、契合肋;22、上管片;221、卡合槽;222、契合肋;23、LED基板;231、LED;24、端部套环;241、外套孔;242、内套孔;25、插头;251、接点;252、接线;21A、管体;211A、卡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个灯管组20设置于一个灯管座10的下面的两个插座11之间,以固定灯管组20与接收电源而发出亮光,其中,灯管组20是由一下管片21、一上管片22、一LED基板23、两个端部套环24及两个插头25所组成,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怡仁;林昱呈,未经黄怡仁;林昱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