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粉除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0272.0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3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彦;李萍;曾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B03C1/0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亚宏 |
地址: | 20161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除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干粉的除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对锂离子电池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若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中铁的含量过高,会引起电池的自放电,从而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因而如果能够有效地降低正极活性物质中铁的含量,改善电池的性能,将会极大地提高该电池的市场竞争力。现有技术的除铁装置是在磁铁套管里边安装有永久磁铁,在工作时,下落的干粉中的铁杂质都被吸附在带有磁性的磁铁套管上,当吸附的铁杂质越来越多时,需要人工转移磁场清除铁杂质,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且该装置的磁感应强度较低,除铁效率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除铁效率且清除铁杂质方便的干粉除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干粉除铁装置,设有磁排箱,该磁排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在磁排箱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在该磁排箱内并排设有若干磁铁套管,该磁铁套管内设有金属棒,在该金属棒上盘绕有线圈,该线圈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通,该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通。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其中:
每个线圈上与电源正极相连通的一端位于相同一侧,该线圈上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通的另一端也位于相同一侧。
所述磁铁套管是可拆卸地设置在磁排箱内的。
所述磁铁套管的外表面形成有螺纹槽。
所述磁排箱的进料口处设有分流筛。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粉除铁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磁铁套管内安装有缠绕线圈的金属棒,该线圈接通电源的正负极,且在磁铁套管的外表面形成有螺纹槽,在工作时线圈的正负极接通电源,产生磁场,使磁铁套管产生磁性,且磁铁套管上的螺纹槽可以将流经的干粉均匀分散,并可将铁杂质牢牢的吸附在磁铁套管上,工作结束,断开电源,磁性消除,将磁铁套管取下,所吸附的铁杂质自动脱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提高除铁效率且清除铁杂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粉除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粉除铁装置的磁铁套管外表面形成有螺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粉除铁装置的金属棒外缠绕有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粉除铁装置,设有磁排箱1,该磁排箱1外固定有支架5,该磁排箱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2,该进料口2处设有分流筛9,在磁排箱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3,在该磁排箱1内并排设有若干由不锈钢制成的磁铁套管4,本实施例中该磁铁套管4是水平设置在磁排箱1内的,且该磁铁套管4是可拆卸地设置在磁排箱1内的,在该磁铁套管4的外表面形成有螺纹槽7,在每根磁铁套管4内插设有金属棒6,金属棒6上盘绕有线圈8,该线圈8的一端接通电源正极,该线圈8的另一端接通电源的负极,每个线圈8上与电源正极相连通的一端位于相同一侧,该线圈8上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通的另一端也位于相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接通电源,缠绕有线圈8的金属棒6就会产生磁场,该磁场使插设有金属棒6的磁铁套管4产生磁性,当干粉从进料口2进入磁排箱1内部,在经过若干磁铁套管4的过程中,磁铁套管4上的磁性可以吸附干粉中的铁杂质,而且磁铁套管4外表面形成有螺纹槽7,这样可以增大干粉与磁铁套管4的接触面积,该螺纹槽7可以将流经的干粉均匀分散,并可使得铁杂质牢牢的吸附在磁铁套管4上;当停止工作时,断开电源,这时磁场消除,磁铁套管4上的磁性也消除,拆卸下磁铁套管4,吸附在磁铁套管4上的铁杂质就会因为磁性消除而自行脱落,无需对金属棒6进行清理,即方便又可以提高除铁效率。
实施例1:下边将一定量的锂钴干粉分成十等份,取五等份分别经进料口流入磁排箱进行除铁,将由出料口流出的干粉和导电剂、粘合剂、NMP混合制备成正极浆料,利用ICP法测试该浆料中的含铁量,浆料中的含铁量见表一和表二。
比较例1:取另外的五等份锂钴干粉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除铁装置除去其中的铁杂质,利用ICP法测试该浆料中的含铁量,浆料中的含铁量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
表二
由上述两表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技术的除铁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粉除铁装置的除铁效率更高,除铁效果更好,从而有效地避免因正极活性物质中铁含量过高引起的自放电,改善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0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