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根线棒单层绕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5972.0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石晏珍;邵桂兰;屈燕;马贤好;焦晓霞;张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12 | 分类号: | H02K3/12;H02K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根线棒 单层 绕组 | ||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根线棒单层绕组。
背景技术:
现生产的汽轮发电机及冲击发电机全部采用在每一槽分上层和下层两根线棒的双层绕组,因为双层绕组两个线棒铜线间有两倍绝缘厚度,层间垫片,这样增加了漏磁空间,同时双层绕组端部渐伸线长,这样也大大增加漏抗。美国GE公司3200MVA及前苏联TN-100-2冲击发电机都采用双层绕组,在两线棒之间加入在中间很厚的槽楔,形成较大的漏磁通道,增加漏磁量,加大电抗,这与设计冲击发电机减少漏抗量的愿望相反。国外单层定子绕组结构一般是把一个线棒分成直线部分和两个端部,端部是用实心铜排弯制,每端组合成盘形,粘合胶及螺栓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组装时把端部和直线部分用螺栓把合,形成完整绕组,在把合接头处镀银以保证电气接触良好,这种结构一般称为直角结构。接线完成后在接头处包绝缘,这种结构的牢固性是好的,但在制造工艺上必须保证所有尺寸正确,否则下线时直线部分与端部很难对准,给下线造成困难。更有甚者,冲击发电机的定子与转子间的间隙小,约为常规发电机的50%左右,而护环直径又大于转子直径,因此直角结构端部接头与护环间距离很小,如接头处包扎绝缘不好,可能与护环间放电,造成烧毁绕组和护环的重大事故,这在国外大型冲击发电机上曾经发生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整根线棒单层绕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整根线棒单层绕组,直线部分线棒与端部为一整体,端部由环氧填充胶粘贴,线棒两侧分别粘贴外屏蔽层、内屏蔽层,线棒外装有无磁性锥形压圈,外屏蔽上套装齿压环,齿压环上部套装压圈。本实用新型为直线部分线棒与端部为一整体,且每一槽内只有一根线棒的单层绕组,外包连续绝缘的锥形结构,这种结构的实现避免了国外发生的因气隙过小而造成护环与线棒间放电,烧毁绕组和护环的重大事故,这种结构既有单层绕组的优点,又无直角结构的缺点。这种结构在冲击发电机设计上是创新,确定了冲击发电机的安全可靠运行。此结构使槽尺寸小,线圈端部尺寸短,这样可减少漏抗,使得具有较小的超瞬变电抗,保证出口短路容量和瞬时的短路容量,满足了客户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定子绕组和端部绕组的固定非常牢固可靠。因为冲击发电机是测试变压器,断路器和开关等的冲击性大电源,其使用条件、运行方式与常规发电机截然不同,它不能连续发电,供电持续时间不超过0.15秒,而冲击电流则可高达14万安培(140KA有效值)每次试验都相当于常规发电机出口事故短路。常规发电机出口事故短路一次,就可能因短路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破坏定子绕组固定结构式其它构件,而频繁对断路器作短路试验则为冲击式发电机的正常运行方式,因此这种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固定结构,必须能承受巨大电磁冲击而不被破坏,这是设计这种发电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采用单层绕组线棒中不论有多大电流产生的电磁力总是把线棒压向槽底,易于固定。因而定子槽楔可以较双层绕组的槽楔薄,减少槽口处的漏磁,这样大大减少漏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整根线棒单层绕组端部固定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整根线棒单层绕组,线棒4的直线部分与端部为一整体,如图2所示,端部由环氧填充胶5粘贴,线棒两侧分别粘贴外屏蔽层1、内屏蔽层3,线棒外装有无磁性锥形压圈2,外屏蔽上套装齿压环7,齿压环7上部套装压圈6。这种绕组结构首次应用在6500MVA冲击发电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5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