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四氟乙烯再生粉料烧结后制粒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935.1 | 申请日: | 200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4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根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根源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02C18/06;B02C18/18;B02C18/24;B29K2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32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四氟乙烯 再生 烧结 后制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四氟乙烯废料的再生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再生粉料烧结后制粒的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塑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它具有自润滑性能好,磨擦系数低,耐高低温,耐腐蚀以及良好的绝缘性能和不粘性,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食品、轻工等行业。由于聚四氟乙烯塑料不可自然降解性,废弃的聚四氟乙烯塑料将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因此,如何将聚四氟乙烯废料进行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成为了一个研究的方向。
现有的聚四氟乙烯再生粉料为选用聚四氟乙烯废料经过筛选去杂质,清洗干净、粉碎加工制得,聚四氟乙烯料粉经过再生后,分子活性低,收缩比增大,而且粉料中含有水量较高,无法达到原生粉得要求,只适合装模烧结法制备聚四氟乙烯制品,不适合热压挤出法生产棒材。发明人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如果先将聚四氟乙烯废料磨粉,再烧结然后粉碎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但是假如用现有的粉碎机将烧结后的聚四氟乙烯块状物粉碎,制出的颗粒无法满足用热压挤出法制备聚四氟乙烯制品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聚四氟乙烯再生粉料烧结后需要制粒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粒均匀的制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聚四氟乙烯再生粉料烧结后制粒的装置,包括机架、电机、传动轴和壳体,壳体侧面设有进料口,底面设有出料口,内侧周向设有环形齿;并在壳体内环形齿相应部位设有粉碎刀架,粉碎刀架上设有若干放射状的刀片,刀片的刃口朝向一致,粉碎刀架安装在传动轴上,传动轴上设有被动轮,被动轮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
作为优选,粉碎刀架上设有8把刀片,包括4把正刀片和4把反刀片,所述的正刀片与反刀片两把、两把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聚四氟乙烯制粒后的粒度为300~800微米,在用热压挤出法制备聚四氟乙烯制品时容易落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粉碎刀架及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但并不为实施例所限制。
如图1、图2所示的聚四氟乙烯再生粉料烧结后制粒的装置,包括机架1、电机7、传动轴9和壳体2。电机7和壳体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传动轴9设置在壳体2内。
如图1所示,壳体2侧面设有进料口10,底面设有出料口5,内侧周向设有环形齿4;并在壳体2内环形齿4相应部位设有粉碎刀架11,粉碎刀架11安装在传动轴9上,传动轴9上设有被动轮8,被动轮8通过皮带6与电机7相连。
如图3所示,粉碎刀架11上设有8把刀片3,刀片3的刃口33朝向一致,刀片3包括4把正刀片31和4把反刀片32,所述的正刀片31与反刀片32两把、两把间隔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根源,未经杨根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