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把手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921.X | 申请日: | 200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5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斯伟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伟泽 |
主分类号: | B62K23/04 | 分类号: | B62K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把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把手,尤其是一种车把手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摩托车或电瓶车上的油门车把手安装在右侧,是一个整个的活动车把套套在车把上,通过旋转带动油门线调节油门大小。但是在人多拥挤或颠簸不平的道路上会因为把套的活动,使油门忽大忽小,车速不好控制。尤其是长时间驾车时,会使握紧的虎口和食指发麻或疼痛。中国专利号为99245821.8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摩托车的油门把套,其是将把套设计成两截,一个活把套一个死把套,活把套在内,死把套在外,两者直径一致。驾驶时手同时握住两个把套,可确定油门大小,若略放松死把套,旋转活把套可以自如的调节油门的大小。这样的设计就改善了因长时间握紧油门把套而产生的酸痛,还可以减轻因振动带来的油门大小的变化。可是也有不足之处,其把套上光滑,摩擦力不大,在手出汗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打滑,难以控制油门而产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安全易控制的车把手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此实现的:
一种车把手新结构,包括支撑车把(8)及套在其上的活动车把套(1)和固定车把套(2),活动车把套(1)在内侧与油门线(5)相连,固定车把套(2)在外侧,两者直径一致,活动车把套(1)的长度占活动车把套(1)和固定车把套(2)总长度的1/4~3/4,活动车把套(1)和固定车把套(2)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优选,活动车把套(1)和固定车把套(2)之间间隙的宽度为0.5~2mm。
作为优选,活动车把套(1)上设有条状凸起(11),固定车把套(2)上设有点状凸起(6)。
作为优选,固定车把套(2)通过螺丝(3)固定在支撑车把(8)上。
作为优选,固定车把套(2)通过胶水固定在支撑车把(8)上。
本实用新型的车把手套分为活动车把套(1)和固定车把套(2)两部分,驾驶时同时握住这两部分,使驾驶者可以轻松的调节和确定油门;活动车把套
(1)上设有条状凸起(11),固定车把套(2)上设有点状凸起(6),既可以加大摩擦不易因手出汗而打滑又可以靠手感分辨两把套;两者之间留有间隙以免因磨擦影响调速;活动车把套(1)的长度可根据车型和车把角度的不同在整个套把的1/4~3/4之间取值。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摩托车、电瓶车等靠把手调速的车辆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速稳定安全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参考附图,一种车把手新结构,包括支撑车把(8)及套在其上的活动车把套(1)和固定车把套(2),活动车把套(1)在内侧与油门线(5)相连,固定车把套(2)通过螺丝(3)固定在支撑车把(8)的外侧,两者直径一致,活动车把套(1)的长度占活动车把套(1)和固定车把套(2)总长度的1/2,活动车把套(1)上设有条状凸起(11),固定车把套(2)上设有点状凸起(6),活动车把套(1)和固定车把套(2)之间留有间隙,以增大摩擦放置手因出汗而打滑。
活动车把套(1)和固定车把套(2)之间间隙的宽度为1mm,以防止两者的摩擦接触而影响调速。
实施例2:参考附图,固定车把套(2)通过胶水固定在支撑车把(8)的外侧,活动车把套(1)的长度占活动车把套(1)和固定车把套(2)总长度的1/3,活动车把套(1)和固定车把套(2)之间间隙的宽度为1.5m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伟泽,未经斯伟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9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