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尖轨安装直顶通用联锁式道岔斥离钩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136.4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存仁;唐志毅;李兆禄;曾进忠;周密;鲁翔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B7/20 | 分类号: | E01B7/2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玉丹 |
地址: | 650011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通用 联锁 道岔 斥离钩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人工固定铁路道岔尖轨,防止道岔尖轨的几何状态发生改变的行车安全保障装置,具体的是尖轨安装直顶通用联锁式道岔斥离钩锁器。
背景技术
铁路尖轨联动道岔只需锁定密贴尖轨就能固定两尖轨的几何状态,而近年采用的尖轨分动道岔则需按照安装时“先斥后密”,拆卸时“先密后斥”的顺序对斥离尖轨和密贴尖轨都进行锁定,才能完全固定整个道岔的几何状态,确实保证行车安全。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作了明确规定。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联锁式钩锁器”(CN2712753Y)可实现上述要求。但该装置的斥离钩锁器是安装在基本轨和尖轨上,直接受到列车经过基本轨时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力的影响,容易损坏;该装置隔离套筒长度固定,只能定位安装,不能通用,不能满足不同安装位置的尖轨与基本轨水平间距的变化要求;且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安装拆卸较为繁琐,造价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尖轨安装直顶通用联锁式道岔斥离钩锁器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安装固定在尖轨上,直接顶住基本轨,受列车过道作用力影响小,受力合理,各安装位置通用,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与密贴钩锁器配套使用,符合安装时“先斥后密”,拆卸时“先密后斥”的安装拆卸顺序,满足联锁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尖轨安装直顶通用联锁式道岔斥离钩锁器,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由螺套卡、后卡、螺母、顶杆组成,联锁卡及双头扳手为配套的专用工具;螺套卡由固定卡与螺套固定连接为一体,固定卡上部为向右勾的前卡口,螺套左端内孔设有螺纹,右端部外圆设有螺纹;后卡上部为向左勾的后卡口,下部的孔与螺套卡右端外圆为可转动和移动连接;顶杆左端部间隙配合有顶盘,顶杆外圆为螺纹,右端头为正多棱柱体,顶杆设在螺套卡内孔中,与螺套卡左端的内螺纹连接;外形为圆柱形的螺母内孔与螺套卡右端部外圆螺纹连接,螺母右端的键与联锁卡上的键槽连接。
所述的前卡口上端部的下角α≤150°,前卡口的开口高度H等于尖轨短边轨底上腭部高度h;后卡口的开口外宽内窄,与尖轨长边轨底形状一致,开口最窄处F大于等于尖轨长边轨底端厚度f。顶盘向外伸的调节量L=0-200毫米。
所述的螺母右端与联锁卡为键或齿相嵌合的连接,所述的键连接为单键或多键连接,键设在联锁卡或螺母上;所述的齿连接为端面单齿或多齿连接。
所述的联锁卡左端与螺母键连接,内孔与螺套右端外圆间隙配合,联锁卡与密贴钩锁器附钩的结构尺寸相同。
所述的联锁卡与密贴钩锁器螺母的结构相同,密贴钩锁器螺母外形为正多棱体,中心为与密贴钩锁器主钩上的螺杆相配合的螺孔,端部设有与螺母相配合的齿或键,螺孔与螺套外径间隙配合。
所述的双头扳手一端为扳头,扳头开口宽度B与联锁卡宽度b间隙配合,扳头另端为与顶杆右端正多棱柱体间隙配合的正多边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昆明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低电阻和电感的高电流半导体装置系统
- 下一篇:双面反射器和双面瞄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