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动力多功能漂浮育苗剪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845.0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9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李永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平;李永寿 |
主分类号: | A01G3/08 | 分类号: | A01G3/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503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动力 多功能 漂浮 育苗 剪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尤其是一种专门用于不通电地区的漂浮育苗剪叶机。
背景技术
植物漂浮育苗,是近年来大规模推广使用的现代农业技术之一。为了培育优质、均匀、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健壮整齐的苗株。避免苗株之间争空间生长速度快,形成高脚苗及弯脚苗,需对苗株进行修剪。通常一个育苗期需修剪多次,剪后促使根系发达,抑制高度生长,苗的主杆往粗处生长,而达到培育出壮苗的生产工艺过程。目前使用的剪叶机及剪叶器种类很多。但由于集中育苗的棚群,远离城镇乡村,避开污染环境,保证苗株不带病毒,大部分地区大棚改小棚,绝大多数集中育苗点,都不通电。由于拉电成本太高,供到田间地头的电压不稳定,造成了烧电机现象。所以大部份剪叶机及剪叶器,失去了作用,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一种不使用电力的剪叶机,来解决现时存在生产所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油动力多功能漂浮育苗剪叶机,其生产效率高,移动轻便,剪叶整齐,确保苗株生长整体一致。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现有的由剪叶装置、电机动力装置、苗盘升降机构、机架和碎叶排风口构成的基础上,动力装置采用为燃油机,剪叶装置的螺旋状刀片带有两端向下倾斜的提升风力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机架上装有高压泵,泵的喷头设在苗盘上方的罩壳上,燃油机的12V~24V输出电源接高压泵,螺旋状刀片的提升风力下倾斜角为20°~25°,螺旋角为10°~15°;在罩壳两侧正对剪叶刀片的位置开有对称的排风口;苗盘升降机构采用四连杆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外,实现了不用电源、机动灵活、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能集中收集碎叶,剪后又能为高压泵提供12V~24V的输出电源,对苗株创口和刀片同时全面自动消毒,杜绝了病毒的传播;可产快捷,既可在小棚群中,又可进大棚内剪叶的多功能漂浮育苗剪叶机;特别结构的剪叶刀片、苗盘升降机构和排风口设计,可保证所有苗株剪叶整齐,创口小,碎叶排出率高,达到严格的生产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苗盘四连杆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燃油机1、刀片2、高压泵3、罩壳4、手柄5、喷头6、输液管7、药液桶8、排风口9、机架10、四连杆升降机构11、连杆12、苗盘座13、移动铰座14、固定铰座15、双头螺杆16、螺母铰轴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漂浮育苗剪叶机由剪叶装置、动力装置、苗盘升降机构、机架和碎叶排风口构成,动力装置采用的是燃油机1,可以不使用电源,便于移动,通过调整油门就能方便地调速,还可为高压泵提供适合的工作电源;剪叶装置的螺旋状刀片2带有两端向下倾斜的提升风力角度,即刀片2下倾形成与水平面的夹角,在高速旋转中产生上升的风力,可使弯曲、下垂的枝叶被吸起,从而全部苗株顶都能被等高修剪。
本装置的机架10上装有高压泵3,泵的喷头6装在苗盘上方的罩壳4的出口端上,燃油机1的12V~24V输出电源接高压泵4,工作时,高压泵3以8kg/cm2的压力将药液成雾状散开喷在苗株的剪切创口和刀片2上,进行全面消毒。经实验证实,螺旋状刀片2的下倾斜角为20°~25°,可获得最合适的提升风力;刀片2除了有下倾斜的风力提升角外,在纵向还有螺旋角,角度设定在10°~15°,可保证苗株创口尽量的减小。在罩壳4两侧正对剪叶刀片2的位置开有对称的双排风口9,它根据了蜗流风机的设计原理,结合风力提升刀片2,可使剪后的碎叶从二排风口9排出,苗盘不留碎叶,达到严格的生产工艺要求。苗盘升降机构采用四连杆升降机构11,固定铰座15连接机架10,移动铰座14连接苗盘座13,连杆12之间的铰接轴采用螺母铰轴17,螺纹方向互为相反的双头螺杆16旋入螺母铰轴17,转动手柄5,就可以使整个苗盘座13上下平稳地运动,修剪出整齐的苗株,克服了单螺杆升降机构不平稳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平;李永寿,未经张平;李永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系人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下一篇:与抗砷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