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进水A/O生物脱氮工艺低氧曝气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3419.5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5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彭永臻;王伟;王淑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进水 生物 工艺 低氧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氮废水的连续流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处理装置,所属的技术领域为: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适用于大、中、小型城镇生活污水及含氮工业废水的深度脱氮。
背景技术
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是基于传统前置反硝化工艺(A/O)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该工艺通常不需要设置硝化液内回流设施。同普通的脱氮除磷工艺相比,该工艺通常具有较多的污泥储量和较长的SRT,并具有所需池容较小、脱氮效率高、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工艺结构的特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交替较为频繁。因此,由好氧区到缺氧区的溶解氧(DO)携带问题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满足硝化反应完成和剩余碳有机物去除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曝气量可减小由好氧区到缺氧区的DO携带量,从而为反硝化提供良好的缺氧环境,并可减少缺氧区内的可快速降解有机碳源的消耗。此外,一个典型的污水处理厂,曝气耗费往往占总运行费用的60%-80%,曝气所占的电能约占整个污水厂能耗的50%。因此,控制较低的DO浓度,无论对于处理效果还是运行费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过低的DO可能会使硝化反应速率降低,导致出水NH4+-N含量增高,并有可能导致污泥膨胀现象。另外,低氧运行的系统对进水负荷的变化较为敏感,负荷稍有变化,就难以满足出水标准。因此,传统的脱氮工艺通常控制恒曝气量,并使得好氧区的DO浓度≥2mg/L,以便适应一个较宽范围的负荷变化。事实上,维持好氧区DO浓度为0.5~1.0mg/L也可以达到完全硝化的目的。但若维持这样一个低氧条件,系统可能完全丧失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进水负荷高时,不能满足出水要求;进水负荷低时,又浪费曝气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连续流多段进水A/O生物脱氮工艺低氧运行效果的精密的曝气过程控制方法。采用该过程控制装置与方法后,系统可以根据进水和出水氨氮浓度的实时变化,及时调整好氧区的曝气量,使好氧区的DO浓度维持在0.5~1.0mg/L较低的水平,而出水氨氮≤1.0mg/L。采用该控制方法后,可以解决①传统方式曝气能耗大,浪费能源的问题。②有效解决低DO系统对负荷变化敏感的问题。根据负荷的变化实时调整曝气量,避免冲击负荷给系统造成的影响,保证出水水质。③由于低氧条件下,剩余溶解氧较少,可以避免其消耗有机碳源,节省外碳源的投加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
连续流多段进水A/O低氧曝气过程控制原理,其特征在于:根据好氧区的DO浓度和氨氮浓度的变化来反映进水水质的变化,并根据此变化来调节曝气量,具体如下:
(1)污水由缺氧区流入好氧区,缺氧区反硝化剩余的有机物及氨氮在好氧区被氧化,氨氮转化成硝酸盐氮,由于反应器呈推流流态,在每一个格室曝气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有机物和氨氮沿池长方向是逐渐减少的,因此,其对溶解氧的需求量也是逐渐减少的,DO沿池长是逐渐升高的。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精确掌握系统的反应过程及进水水质的变化,并可以根据此变化调节曝气系统的曝气量,避免曝气不足和过曝气的情况。
(2)根据DO浓度来指示反应进程和进水有机物负荷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DO传感器的安放位置,若将DO传感器安放在好氧区的首端,其对进水负荷的响应较快,但其将无法反映系统的反应进程,若安放在好氧区的末端,其虽然能很好的体现硝化反应的进程,但其对负荷的响应必然滞后。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好氧区平均分成三等分,将DO传感器安放在中间位置,这样既可节省DO传感器的数量,又可比较精确地反映系统的进水负荷的变化和硝化反应的进程。
(3)为严格满足出水氨氮≤1mg/L的出水要求,并避免由于DO控制失效的情况,在最后一段的出水端设氨氮传感器,第三段的曝气量将由DO浓度和氨氮浓度的变化共同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段进水A/O低氧曝气过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回转式输送的灌装封口机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