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9324.0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35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东海 |
主分类号: | A43B13/36 | 分类号: | A43B13/36;A43B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22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多次拆装组合的组装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鞋是由制鞋厂将鞋面原料加工制成鞋面部分另外将鞋底原料加工制成鞋底部分,然后将鞋面和鞋底用粘接或缝合或钉铆的方法把它们结合为整体,即为成品鞋。这样的成品鞋的材料和样式都是在工厂里被固定下来了,用户只能被动地去购买或选用或另择,也就是说用户在这方面是被动的,这样的鞋一个鞋底只能配一个鞋面,功能和样式都是单一的并且如果鞋面和鞋底任何一方有损坏则整双鞋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存技术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爱好而参与到最后的合成成品鞋的简单的制作中来。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时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鞋底构件,它还包括有鞋面构件和连接插片。所述鞋底构件包括有鞋底它还包括有在鞋底的不着地的上表面平行地固装一组封闭的与鞋底的外形相似的双层环形体,第一层环形体与鞋底的不着地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可插接缝,在第一层的环形体的上方用活动连接环平行地连接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二层环形体,这两层环形体之间形成可插接缝此组环形体可称为A组环形体。所述鞋面构件是由包括有鞋面它还包括在鞋面的将要与鞋底连接处的内面固装了一组封闭的环形体此组环形体称为B组环形体。所述连接插片它包括有形状为T型薄板它还包括在其头部有弯曲在身部有小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特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使用了在鞋底固装A组连接环,在鞋面固装B组连接环并用连接插片连接组装的技术方案因此制鞋厂可以设计一系列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宽窄、不同弯曲度、不同花样、不同配饰的独立鞋面构件从而使用户用一双鞋底构件来选配数双自己喜爱的需要的鞋面构件可以分别组装几双/次不同的鞋,也可以用不同功能的几双鞋底构件配一双鞋面构件,这样用户就可以从被动选择成品鞋而变为主动参与创作及组装,另外当鞋面或鞋底单一损坏时可以单一购买这就降低了用户的生活成本从宏观看也是节约了能源由于基本上不用胶粘工艺也就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鞋底构件俯视示意图
图2是鞋底构件左视示意图
图3是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鞋面构件仰视示意图
图5是B-B剖视示意图
图6是连接插片俯视示意图
图7是连接插片左视示意图
图8时组装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能,兹例举一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1、2、3所示在鞋底1的不着地上表面用模注方法固装环形体2用活动连接环4把环形体3连接在环形体2之上,组成A组双层环形体,它与鞋底组成鞋底构件。
如图4、5所示在鞋面5的底部与鞋底结合的部位内面固连B组环形体6、7,组成鞋面构件。
如图6、7所示是连接插片8及头部的弯曲10和身部小刺9。
如图8所示鞋面构件5、6、7被连接插片8压住并被弯曲10挂住,然后插在鞋面构件1、2、3、4的B组双层环形体的可插接缝中并有连接插片的小刺9挡住而止退完成连接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东海,未经刘东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9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