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机型中央信号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824.0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双源津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G08B2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中央 信号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微机型中央信号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变电站、发电厂等供电系统或变电系统中,系统中事故信号、报警信号等都集中在中央信号屏上,再通过中央信号屏端子引至各信号接点,但它的缺陷在于制造过程繁琐,体积大,制造成本高。
因此,不断开发新型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有效提高报警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已成为该领域科研人员急需研究开发的新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的微机型中央信号报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机型中央信号报警装置,包括电源部分和控制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部分是经过电源回路,产生工作电源;控制电路部分由CT、整流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中央处理单元CPU模块连接组成;CT接收信号后,将其输送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口,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口连接A/D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口,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口将信号送到事故信号采样回路和预告信号采样回路,将采样后的信息与中央处理单元CPU的输入端口连接,中央处理单元CPU的输出端口与事故出口/返回及预告出口/返回端口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CPU采用的型号为PIC18F65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极高的准确度,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出口容量大,直观方便;应用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部分连接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盖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微机型中央信号报警装置,包括电源部分和控制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部分是经过电源回路,产生工作电源;控制电路部分由CT、整流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中央处理单元CPU模块连接组成; CT接收信号后,将其输送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口,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口连接A/D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口,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口将信号送到事故信号采样回路和预告信号采样回路,将采样后的信息与中央处理单元CPU的输入端口连接,中央处理单元CPU的输出端口与事故出口/返回及预告出口/返回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电源部分是经过电源回路,产生工作电源;控制电路部分由CT、整流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中央处理单元CPU模块连接组成;CT接收信号后,将其输送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口,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口连接A/D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口,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口将信号送到事故信号采样回路和预告信号采样回路,将采样后的信息与中央处理单元CPU的输入端口连接,并进行鉴幅、鉴宽、延时等逻辑处理并与其相应的设定值比较,如超出定值时,相应的出口动作并发出报警信号。如:当有事故或预告产生时,开始分别计时,当事故计时或预告计时时间达到相应的设定值时,相应的出口动作。
如图2~图4所示,该微机型中央信号报警装置包括外壳2、面板4、后盖板6;在外壳2内设有印制板3,面板4上分别设有指示灯8、按钮7、拨码9、手把10,后盖板6上设有端子引线孔11。通过引线5将印制板3分别与面板4上的指示灯8、按钮7、拨码9、手把10及后盖板6上的端子1连接。
根据上述的工作原理将原理图绘制成印制板图,从印制板图上引出各种引线,分别接入面板上安装的指示灯、按钮、拨码、手把,便于观察线路中信号情况、调整、复位等动作。后盖板上设有端子孔,用来安装接线端子,便于外部接线。
本实用新型根据变电站、发电厂等供电系统或变电系统、中央集中信号单元的实际运行而综合设计的,是将系统中事故信号、报警信号、复归等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成套报警装置。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微机型中央信号报警装置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不同的规格,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双源津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双源津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连杆胀断应力槽
- 下一篇:山体滑坡公路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