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843.1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1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雅芳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V23/00;F21V15/02;H05K1/03;H01L33/00;F21W1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挠性 多色 发光 组件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依使用者需求任意弯曲,使各发光二极管能够排列出各种形状,通电后,可发出各种有色光,且可在相同时间点亮或不同时间点亮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装饰、看板等的发光组件,如发光二极管,通常是嵌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借由印刷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来驱动、点亮各发光二极管。然而上述的印刷电路板,是呈一固定且坚硬的板体,使用者无法依使用需求,任意弯折,因此,各发光二极管排列方式也呈一固定状,无法改变,当使用者需要做排列上的变化时,便无法适用。
另外,目前所应用的发光组件,大多数采用单色的发光二极管,当触发点亮后,只能向外发出单色光,使得所装饰、指示用的看板等,只能以单一色光展现,于应用上较为单调,而降低其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可依使用者需求任意弯曲,使各发光二极管能够排列出各种形状,通电后,可发出各种有色光,且可在相同时间点亮或不同时间点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条以上的挠性导电载体;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该多色发光二极管中,是封装有多个发光晶粒,各发光晶粒的共极接脚,是连接一挠性导电载体,各发光晶粒的另一极接脚,是分别连接至其它挠性导电载体上,并以塑体予以一并包裹,使各多色发光二极管、多个挠性导电载体紧固相连。
前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中各多色发光二极管,是以相同时间点亮。
前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中各多色发光二极管,是以不相同时间点亮。
前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中各多色发光二极管的各发光晶粒的共极接脚,是连接于一具阴极的挠性导电载体上,而多色发光二极管的各发光晶粒的阳极接脚,是分别连接于一具阳极的挠性导电载体上。
前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中在所述挠性导电载体上,是设有多个具平面状的载台。
前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中各多色发光二极管,含有两组分别由多个发光晶粒组成的发光晶粒组,其中一发光晶粒组,是连接于排列在第二、一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而另一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二、三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
前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中各多色发光二极管,含有两组发光晶粒组,各发光晶粒组,分别由多个发光晶粒组成,令其中一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一、二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而另一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二、三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
前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中各多色发光二极管,含有两组发光晶粒组,各发光晶粒组,是分别由多个发光晶粒组成,令其中一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一、三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而另一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三、二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
前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中各多色发光二极管,含有三组发光晶粒组,各发光晶粒组,分别由多个发光晶粒组成,令其中首位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三、二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而次位的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二、三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末位的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三、一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依使用者需求任意弯曲,使各发光二极管能够排列出各种形状,通电后,可发出各种有色光,且可在相同时间点亮或不同时间点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中标号说明:
11、12、13、14挠性导电载体 15多色发光二极管
15a、15b、15c发光晶粒
15a’、15b’、15c’发光晶粒组 16塑体
17载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雅芳,未经李雅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标识二维码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振动台的风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