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铣边机快速液压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6682.6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博;张树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新港船厂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C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456***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铣边机 快速 液压 压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专用设备,特别是一种钢板铣边机快速液压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不论是制造新船舶的过程中,还是修船改装船舶时,对钢板边的加工处理都都是必须的。而对钢板边的加工处理是为了使钢板在拼板焊接时能保证焊接质量。
对钢板边的加工有刨边和铣边两种工艺,但不管是刨边或铣边的加工,由于切削力的存在,必须对被加工钢板实施压紧处理,使得钢板在加工时处于固定平稳的状态。在压紧装置中,可以分为螺旋压紧和液压压紧。在已有的铣边机设计中采用的是螺旋压紧,在使用中这种装置既浪费时间又耗费人力,影响钢板的出板率。
而刨边机与铣边机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刨边机工作振动小,而铣边机工作振动大;由于切削力状况不同,刨边机压紧装置的压点数量可以少设置,而铣边机压紧装置的压点数量必须多设置,以减轻工作振动;刨边机压紧装置的每一个压点需配一个液压缸。如何兼顾铣边机的实际情况对原有设备进行改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铣边机快速液压压紧装置,该装置多压点、快速便捷,使钢板在铣削的过程中,在最大范围内减小震动,提高加工质量,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出板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钢板铣边机快速液压压紧装置,该装置包括有液压系统和机械系统,在所述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与液压缸底座相连,液压缸的前部通过销轴和液压缸连接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械系统中设有混凝土支撑平台,在混凝土支撑平台的分别设有与其同一水平高度的移动支撑梁,其中:在所述机械系统中包括有设在所述移动支撑梁的上部主梁,所述主梁的端部与所述液压缸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主梁的另一端部设有导向筒,所述主梁通过多个杠杆转轴与多个杠杆的中部相铰接;所述液压缸连接座板上连接有移动长梁的一端,移动长梁的另一端穿过导向筒,并在导向筒内滑动,在移动长梁上设有多个螺孔,通过多个顶推销轴使所述多个杠杆的上部与移动长梁相连接,并在顶推销轴的另一端通过锁母锁紧;在多个杠杆的下部通过多个销轴与压板相铰接,并能使压板绕销轴转动;主梁与移动支撑梁之间通过两端的销轴连接在一起,使主梁随移动支撑梁一同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压紧装置中的所有26个压点只需一个液压缸带动,原有刨边机的设备庞大,一台新机造价也得60-70万元,而该铣边机总造价也不超过20万,其中压紧装置造价不超2万元。选用此种形式的压紧装置,可以实现高密度压紧,以最大限度消除工作时的震动,提高钢板的加工质量,并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选用此装置还可以使整体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准备时间少,提高钢板出板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快速液压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快速液压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中:
1、导向筒 2、杠杆 3、移动长梁
4、钢板 5、移动支撑梁 6、液压缸连接座板
7、液压缸 8、液压缸连接耳板 9、顶推销轴
10、转轴 11、压板 12,17、销轴
13、锁母 14、主梁 15、混凝土支撑平台
16、液压缸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钢板铣边机快速液压压紧装置结构及动作过程加以说明。
铣边机较刨边机的工作震动要大,所以减缓乃至消除震动,对钢板的加工质量和设备使用寿命都是至关重要的。选用本实用新型的钢板铣边机快速液压压紧装置,可以实现高密度压紧,以最大限度消除工作时的震动,提高钢板的加工质量,并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采用了单液压缸与一个移动长梁相连接的主要形式。设置26个杠杆通过顶推销轴与长梁相连接,在杠杆的底部通过销轴与压板相连接,以实现对钢板的压紧。杠杆与焊接在主梁上的转轴相铰接,以实现杠杆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新港船厂,未经天津新港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