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缸体组芯夹具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4818.X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5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留巨;郑海军;李明珠;吕树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快速检测发动机缸体在造型下芯时检测芯组各定位点尺寸的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缸体组芯夹具检具。
背景技术
目前,各个专业生产发动机缸体毛坯的大型企业都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难题就是:大批量的生产导致没有时间对发动机缸体铸件铸造过程中,由于造型下芯时使用的组芯夹具监控不及时,不能确保芯组下到砂型时的位置准确,往往造成缸体铸件的批量尺寸波动。
目前对缸体组芯夹具的定位点检测,国内采用的是手工划线和三坐标测量机测量两种方式。
1、手工划线。由有经验的划线员对照图纸对组芯夹具的各定位点尺寸进行人工测量。需将组芯夹具放在划线专用平台上,通过天车起吊辅助支立的方式,对组芯夹具进行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进行划线、检测。整个过程需要四到五个小时。不仅辅助时间长、劳动量大,而且人工划线精度有限,误差至少0.1mm。
2、三坐标测量机测量。通过编程,对组芯夹具的各定位点尺寸进行自动测量,测量精度高,但测量成本高。经常出现生产紧张、下不了线或三坐标测量机占用,排不开的情况,不能随时进行检测,对尺寸进行监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对缸体组芯夹具的定位点尺寸波动检测的不足,提供一种缸体组芯夹具检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缸体组芯夹具检具,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检具本体、定位圆销、定位方销、顶盖芯定位点检针、水套芯定位点检针、曲轴箱芯定位点检针组成,检具本体上的定位圆销、定位方销与组芯夹具的定位圆套、方套配合,组芯夹具的分型面和检具的分型面重合,顶盖芯定位点检针、水套芯定位点检针、曲轴箱芯定位点检针的一端顶到组芯夹具的各对应的定位点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检测方便,效率比手工划线至少提高了4倍,仅30分钟~1小时即可。而手工划线要至少4小时。降低下芯废品的产生。加工、制造成本低,检具使用、维修和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缸体组芯夹具检具,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检具本体1、定位圆销7、定位方销3、顶盖芯定位点检针8和9,水套芯定位点检针4和5,曲轴箱芯定位点检针6组成,检具本体1上的定位圆销7、定位方销3与组芯夹具的定位圆套7a、方套3a配合,组芯夹具1a的分型面2a和检具1的分型面2重合,顶盖芯定位点检针8和9,水套芯定位点检针4和5,曲轴箱芯定位点检针6的一端顶到组芯夹具的各对应的定位点处。
具体检测方式:
1、以组芯夹具的定位圆、方套为定位基准,分型面为基面。将检具本体定位圆销7、方销3与组芯夹具的定位圆套7a、方套3a对应合在一起;使组芯夹具和检具的分型面重合。检具本体定位圆销7与组芯夹具定位圆套7a、检具分型面定位面2与组芯夹具分型面定位面2a一一对应重合。
2、此时,检具上各检针与组芯夹具各定位点位置一一对应。即顶盖芯定位点检针8和顶盖芯定位点检针9与组芯夹具顶盖芯定位点8a和组芯夹具顶盖芯定位点9a、水套芯定位点检针4和水套芯定位点检针5与组芯夹具4a和组芯夹具5a、曲轴箱芯定位点检针6与组芯夹具曲轴箱芯定位点6a等定位点位置重合。
3、放下检具上的各检测针,使检针一端面顶到组芯夹具的各对应的定位点处。标准状态是检测针上表面与定位点检测基准面处于同一平面。一旦组芯夹具的各定位点高于或低于标准值,具体数值可以用深度尺测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补偿功能的振动车刀
- 下一篇:绗绣机之多针旋梭一体式打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