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尼可调减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130.1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9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幼德;李静;宋大凤;赵健;吴坚;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齐安全;张晶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可调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悬架上的阻尼减振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上的阻尼可调减振器。
背景技术
悬架作为车桥(或车轮)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其作用力将对轮胎的接地性和车身振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但是,由于传统被动悬架不能保证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的同时最佳的效果,因而产生了包括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在内的可控悬架系统。
根据可控程度可控悬架划分为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其中主动悬架可对悬架的刚度和阻尼同时进行调节,而半主动悬架则仅能对阻尼进行调节。
主动悬架能够根据悬挂质量的振动加速度,利用电控部件主动地控制汽车的振动。主动悬架一般由隔振弹簧、控制器和作动器组成,主动悬架不但能很好地隔离路面振动,而且能控制车身运动,比如起动和制动时的仰俯,转弯时的侧倾等。另外还可以调节车身的高度,以适应载荷以及路面状况的变化。虽然通过主动悬架能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隔振系统,但主动悬架能量消耗大,成本高,结构复杂,目前还难以在商业上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半主动悬架是指悬架弹性元件的刚度和减振器的阻尼系数之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控制的悬架。目前,半主动悬架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方面,即将阻尼可调减振器作为执行机构,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汽车行驶状况和道路条件的变化以及车身的加速度,由ECU根据控制策略发出脉冲控制信号,实现对减振器阻尼系数的有级可调或无级可调。
本实用新型属是对普通双筒液压减振器的改进。该普通双筒液压减振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减振器的上端与车身相连,下端与车轴相连。车辆行驶时,活塞相对工作缸做往复运动,即交变地进行压缩和伸张行程,液体通过各阀在工作缸与储油缸之间流动,将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到大气中去,从而起到减振作用。由于阻尼不可调,所以的主要缺点就在于,不能很好地保证悬挂系统的阻尼特性随车辆的使用工况的变化而改变,不能同时兼顾汽车的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是提供一种阻尼可调减振器,尤其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阻尼两极或多级可调的阻尼可调减振器。
参阅图1至图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原始减振器包括有工作缸、储油缸、活塞阀系和底阀系,阻尼可调减振器是在工作缸与储油缸之间借助上螺纹套筒和下螺纹套筒增装一个套装在工作缸之上的中间缸,中间缸的上端借助加工在工作缸上端的大通道常通孔与工作缸的活塞杆腔连通,中间缸的下端借助加工在中间缸下端的中间缸流通孔与储油缸连通。
在中间缸的下端与储油缸之间增装一个控制中间缸与储油缸是否连通和油液流通量大小的旁通阀,安装后的旁通阀的对称轴线与加工在中间缸下端的中间缸流通孔的对称轴线要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套管防压曲支撑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燃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