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商品货运汽车底盘背载的连接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3886.4 | 申请日: | 200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6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宏国 |
主分类号: | B60P3/07 | 分类号: | B60P3/07 |
代理公司: | 长春成铭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洪学 |
地址: | 130011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品 货运 汽车底盘 连接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辆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汽车新车发送,是汽车制造厂周边的主流运输行业,商品货运汽车底盘的发送,以往绝大多数为单车行驶至接收地。由于油价持续上涨,运输管理及道路使用费用的增高,运输成本不断攀升,该行业善于运筹的人员提出了车背车,并车行驶,减少自驶车辆数量的方案。该方案能够节省近一半的发送费用,受到普遍的认可。然而车辆本身并不具备形成背负关系的连接构件。需要另行配备两车之间的连接紧固装置,但目前还没有出现结构简单牢固、通用性好、背负连接车辆稳定可靠的货运汽车背负连接器具,使车背车的发送方式未能顺利实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商品货运汽车底盘背载的连接固定装置,实现车辆间的稳定、牢固的背负连接关系,使并车行驶发送的方式得以安全、顺利地实施,大幅度降低新车发送成本,为社会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由垫枕、紧固卡具组成。其中的垫枕包括重叠的枕木,钢板或角钢、槽钢制成的枕木座、使枕木固定在枕木座上的钢筋箍、竖向穿过重叠枕木的防散钢筋、枕木座下面两端对置焊接的钢板或角钢、槽钢形成的车大梁骑槽。其中的紧固卡具由弯曲成U形的钢筋和穿在U形开口端的压板组成,U形开口端的钢筋上有螺纹,夹板外侧的螺纹上有螺帽。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
由于车型不同,两车底盘背载的间距有高有低。为提高较高垫枕的侧向抗冲击力的性能,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在垫枕的前、后一侧或两侧骑槽的端部和钢筋箍上端之间焊接有拉筋。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是:将垫枕通过下面的骑槽吻合到承载车的纵梁上,垫枕在纵梁上的前后位置处在或接近被载车的前后重心位置。卸去被载车的前轮,水平吊装被载车,在被吊车辆大梁接触到垫枕时,停止升降,在垫枕前后用紧固卡具将上、下车的大梁相互拉紧,再用紧固卡具将前轮板簧的前后端向下车的大梁拉紧,紧固卡具的紧固螺帽恩外侧配上锁定螺帽。再利用大梁上的工艺孔,在两车大梁之间固定上向前后倾斜的拉杆,即完成两车之间的背负式装载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通过两车之间的垫枕和配置在垫枕前后两侧的两车大梁之间的紧固卡具,将上下车的大梁牢固地紧固在一起,也就是将上下车以背负的形式固定在一起,枕木上的钢筋箍和穿在枕木中的防散钢筋,确保了枕木不松散、不串动。垫枕上钢筋箍与大梁骑槽端部的拉筋,使垫枕有足够的抗侧向冲击力的能力。配以两车底盘间的紧固卡具,形成可靠的车背车运输的连接装置,为商品货运汽车底盘背载的发送方式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垫枕主视图。
图2为垫枕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紧固卡具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用角钢截取长于车大梁宽度的长度,将所截取的角钢内角向下相互对置,立边白侧距离等于所使用的枕木的宽度,在角钢上面两端横向、内角向下相对焊接角钢,形成有枕木槽1和大梁骑槽2的枕木座,在枕木座上重叠放置枕木3,为留出传动轴的位置,除最下层枕木外其他层枕木中间端开一段距离。用直径12mm以上的钢筋按枕木的宽度弯成U形并钢筋两端加工出螺纹作为钢筋箍4,将钢筋箍开口向下放在枕木上,在枕木座下方的钢筋箍端部装上临时压板,拧上螺帽,用螺帽将钢筋箍收紧后,将钢筋箍焊接在枕木座上,撤去临时压板,割去枕木座以下钢筋箍多余的部分。在重叠的枕木两端钻直径12mm的孔,所钻的孔贯通下层以外的各层枕木并伸入下层枕木。在所钻的孔中楔入防散钢筋5,在钢筋箍和大梁骑槽角铁的端部之间焊接拉杆6,本实用新型中的垫枕即制做完成。用直径14-16mm的钢筋弯成U形框7,钢筋两端加工出螺纹,U形框开口端穿上厚8-10mm,宽40mm压板8,压板外的U形框的端部配上螺帽9,即完成本实用新型中的紧固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宏国,未经田宏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