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页岩干馏炼油、半焦燃烧发电集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3674.6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7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华;王擎;刘洪鹏;柏静儒;孙佰仲;孙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6 | 分类号: | C10B53/06;C10G1/00;F02B45/02;F02B63/04;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132012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页岩 干馏 炼油 燃烧 发电 集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页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是一种油页岩干馏炼油、半焦燃烧发电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油页岩资源综合利用系统中的滚筒式干馏炉需要另外设置热源,其不足之处是,整个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实质性改进,提供一种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相对小的油页岩干馏炼油、半焦燃烧发电集成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油页岩干馏炼油、半焦燃烧发电集成系统,它包括破碎机2、给料斗3a、螺旋给料机4a、循环流化床锅炉5、螺旋给料机9b、混合器8、输送管10、滚筒式干馏炉11、收集容器12、旋风分离器13b、滚筒冷渣器17a,给料斗18b、冷凝回收系统14、内燃机16、汽轮机19、除尘器20、引风机21、烟囱22、滚筒冷渣器23b,其特征是:循环流化床锅炉5的返料装置7与混合器8连接,混合器8通过输送管10与滚筒式干馏炉11连接。
本发明油页岩干馏炼油、半焦燃烧发电集成系统,由于将页岩半焦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固体热载体的滚筒式干馏炉相连接,油页岩干馏时所需的固体热载体直接源于半焦和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热灰;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源于干馏后的半焦及部分原油页岩,实现了油页岩干馏炼油及半焦燃烧发电同步进行,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相对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油页岩干馏炼油、半焦燃烧发电集成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页岩原矿,2破碎机,3a给料斗,4a螺旋给料机,5循环流化床锅炉,6a旋风分离器,7返料装置,8混合器,9b螺旋给料机,10输送管,11滚筒式干馏炉,12收集容器,13b旋风分离器,14冷凝回收系统,15页岩油,16内燃机,17a滚筒冷渣器,18b给料斗,19汽轮机,20除尘器,21引风机,22烟囱,23b滚筒冷渣器,24建材厂,25受热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油页岩干馏炼油、半焦燃烧发电集成系统,它包括破碎机2的排料口通过两组皮带与给料斗3a和螺旋给料机9b相连。给料斗3a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螺旋给料机4a进料口连接,螺旋给料机4a出料口与循环流化床锅炉5进料口连接。螺旋给料机9b出料口与混合器8进料口连接,循环流化床锅炉5的返料装置7通过管路与混合器8连接,混合器8通过输送管10与滚筒式干馏炉11进料口连接。滚筒式干馏炉11出料口与收集容器12连接,收集容器12出气口与旋风分离器13b进气口连接,旋风分离器13b出灰渣口与收集容器12连接,收集容器12与滚筒冷渣器17a入口连接,滚筒冷渣器17a的半焦出口通过皮带与给料斗18b相连,旋风分离器13b出气口与冷凝回收系统14进气口连接,冷凝回收系统14的出气口与循环流化床锅炉5的燃烧器或/和内燃机16连接,循环流化床锅炉5通过受热面25与汽轮机19进气口连接。循环流化床锅炉5与除尘器20连接,除尘器20与引风机21连接,引风机21与烟囱22的烟气入口连接。循环流化床锅炉5的排渣口与滚筒冷渣器23b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准分子灯
- 下一篇:铰接工程车辆的转向系统及相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