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作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用填充块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929.3 | 申请日: | 200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4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安刚 |
主分类号: | B28B7/18 | 分类号: | B28B7/18;B28B7/22;B28B7/2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50002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混凝土 空心 填充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的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制作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用填充块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的制作或者施工过程中,往往在混凝土里填充一些轻质材料的填充块以减小结构自重和提高混凝土的保温、隔热、隔音效果,现有的填充块有很多种,其中的混凝土混合其他轻质材料所制成的填充块需要使用专用模具来浇注制造,现有的模具一般是由四周的活动壁板及底板构成,先在各板上浇注好填充块的四周侧面、底面,再将各将侧面、底面与预制的顶面粘和构成中空的填充块,这样制造成的填充块顶、底面与四周壁板的结合不够紧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制出中间带有多个通孔的填充块的制作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用填充块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制作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用填充块的模具,是由前后对应设置的两块孔板和两侧的两块平板通过可拆连接围设而成,两孔板上均设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管孔,前、后孔板上的管孔为一一对应关系设置,位置对应的一对管孔可容制作中间通孔用的柱形模体穿入放置。
所述孔板上的沿水平方向并列的管孔分多层布置,不同层管孔对应或错开布置。
所述平板的两侧设有可与孔板的两侧边贴合的折边,平板两侧的折边及孔板的两侧边上设有对应、相连通的供连接件连接使用的连接件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为双头连接挂钩,双头连接挂钩的一头为可穿入连接件安装孔的平钩,另一头为可扣装在平板折边和孔板侧边上的弯钩,平钩和弯钩呈一定角度设置。
所述孔板的两侧设有可与平板的两侧边相贴合的折边,孔板两侧的折边及平板的两侧边上设有对应、相连通的供连接件连接使用的连接件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孔板和平板连接围设成中空的框架并用连接件扣好,然后将圆柱模体插入相对应的管孔内,最后浇注填充料,待填充料硬化成形后将圆柱模体拔出,将孔板、平板拆下。本实用新型的孔板上的管孔在安装圆柱模体时定位准确、拆装方便,成形后形成的中间通孔可有效减轻填充块的重量、加强填充块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头连接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模具是由前后对应设置的两块孔板2和两侧的两块平板1通过可拆连接围设而成,两孔板2上均设有管孔3,管孔3沿水平方向同向分层布置,不同层管孔3对应布置。两孔板2上的管孔为一一对应关系设置,位置对应的一对管孔3可容制作中间通孔用的柱形模体穿入放置。平板1的两侧设有折边5与孔板2的两侧边相贴合,平板1两侧的折边5上设有连接件安装孔6,孔板2的两侧边上设有与连接件安装孔6对应的连接件安装孔4,相互连通的连接件安装孔6和连接件安装孔4中可穿入图3所示的双头连接挂钩7一头的平钩7-1,双头连接挂钩7另一头的弯钩7-2可扣装在相贴合的一对平板1的折边5和孔板2的侧边上,双头连接挂钩7的平钩7-1和弯钩7-2之间弯折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折边位置的设置不同,实施例2中孔板12的两侧设有折边14与平板11的两侧边相贴合,孔板12两侧的折边14上设有连接件安装孔15,平板11的两侧边上设有与连接件安装孔15对应的连接件安装孔16。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孔板32上的不同层的管孔33为错开设置。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孔板42上的不同层的管孔43为错开设置。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平板1的两侧没有设置折边,模具由平板1和孔板2对接而成,在使用时可用外设装置连接,比如用绳子捆扎。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孔板2上的管孔3只有一层。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平板1的两侧没有设置折边,模具由平板1和孔板2对接而成,在使用时可用外设装置连接,比如用绳子捆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安刚,未经黄安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