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儿输液头皮针进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427.0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5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章;刘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学章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帆 |
地址: | 473000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儿 输液 头皮 进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儿输液时头皮针进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小儿头皮针输液时至今一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由于小儿头乱摇,无法稳定的进针,以致于使针头进入头皮的同时也刺穿了静脉血管而失败;二是由于小儿的头形是一个不规则的球形,即使进针成功,由于无法顺应静脉血管的方向和角度,不便于固定,造成了刺穿了静脉血管而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进针稳定、角度合理,便于固定的小儿输液头皮针进针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基座和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穿设在基座上,在所述松紧带上设有活动扣和辅助带,在所述基座的后端设有可调支腿,在所述基座上设有滑动板,在所述滑动板上设有弹簧压板。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选好静脉并调整好进针器的角度,并固定好进针器,而后开始进针,进针时已经把上述两个难题都解决了,所以进针稳定,角度合理又便于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进针稳定、角度合理、便于固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松紧带,3.活动扣,4.辅助带,5.可调支腿,6.弹簧压板,7.滑动板,8.输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基座1和松紧带2,所述松紧带2穿设在基座1上,在所述松紧带2上设有活动扣3和辅助带4,在所述基座1的后端设有可调支腿5,在所述基座1上设有滑动板7,在所述滑动板7上设有弹簧压板6,所述基座1呈楔形,便于输液器的针头进针。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选择好输液的静脉血管,把进针器放置到已选好的静脉的后面并调整支腿5的角度,使输液器与静脉大约12度。夹角并使两支腿着力均匀;调整松紧带2的长度,使拉力适度,若需使用辅助松紧带4时,把其调整好并绑扣结牢;头皮消毒,把输液器8的针柄准确的放置在弹簧压板6的开口内,并使输液器针头不露出进针器前端面,以免误伤头皮;右手持输液器针柄进针,见回血后再稍向前进一点,即停止进针,即把胶布贴到消毒棉球上以固定头皮和针的交点,紧接着把滑动板7与基座1之间贴胶布防止滑动;再把输液器储气壶的后部用胶布固定于耳朵上方(若不用辅助松紧带时把其掖在主松紧带下)即可开始输液。
输液结束,关闭输液器,使针头尖退回到进针器前端面以内,以免误伤头皮;从弹簧压板6下推出输液器针头,取下进针器及输液器8,输液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学章,未经刘学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Mg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热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