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用新型混凝土轨枕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9728.1 | 申请日: | 200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2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姜淑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3/02 | 分类号: | E01B23/02;E01B3/2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766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新型 混凝土 轨枕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用新型混凝土轨枕。
二、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煤矿中物料的运输多采用矿车,并且大多矿车为轮轨式结构,需要在运输线上铺设轨道,其中轨枕是保证轨道正常运输的关键,目前煤矿多采用混凝土轨枕,在现场使用中发现其效果很差,具体体现在:轨枕上安装轨道的承轨台为平面,从而使轨道的上接触表面也为平面,造成轨道与车轮磨耗过大,特别是在转弯处表现更甚,需经常更换轨道及车辆轮对,浪费人力、物力,并且影响运输效率,加大运营成本,另外,现有轨枕还存在扣件螺栓游动间隙过大,造成轨距变化难以控制;强度不足;各尖锐边全部为直角,容易造成边角脱落且影响美观等缺陷。
三、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降低轨道与车轮之间的磨耗、使用寿命长且减少维修频率的煤矿用新型混凝土轨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用新型混凝土轨枕,含有轨枕本体,所述轨枕本体的两端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承轨凹槽,所述每一承轨凹槽的底面均为外高内低的倾斜底面,所述底面的倾斜度均为1∶20~40,并且所述每一承轨凹槽的底面上均设置有竖向贯穿轨枕本体的螺栓孔,便于螺栓和扣件固定轨道。
所述每一承轨凹槽的底面倾斜度均为1∶40。或者,所述每一承轨凹槽的底面倾斜度均为1∶30。或者,所述每一承轨凹槽的底面倾斜度均为1∶25。或者,所述每一承轨凹槽的底面倾斜度均为1∶35。
所述每一承轨凹槽的底面上均设置两个螺栓孔,并且两个螺栓孔分别位于每一承轨凹槽底面的内外两侧,便于螺栓和扣件从内外两侧固定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轨道与车轮之间的磨耗、使用寿命长且减少维修频率,由于轨枕本体的两端上表面上分别设置的承轨凹槽的底面均为外高内低的倾斜底面,使安装的轨道也呈倾斜状态,这样大大减低磨损特别是降低转弯时的磨损,延长轨道和车轮的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较低,其承轨凹槽中设置有内外两个螺栓孔,便于螺栓和扣件从内外两侧固定轨道,减少轨距的变动量,从而降低轨道和车轮的侧面磨损,同时也能够防止因轨距变化太大而引起的轨道卡死车轮的情况,使用十分方便。
3、本实用新型设计有专用承轨凹槽,将扣件卡紧在槽内,且合理设计轨枕T型螺栓穿孔的直径尺寸和对称尺寸,从而大大减小螺栓游动量,保证轨距的一致性,另外,增加原有轨枕的宽度和高度以及采用高标号混凝土和大直径骨架钢筋,以提高其强度;同时将轨枕所有尖锐角处均制成圆角,提高强度,也增强美观效果。
4、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煤矿物料运输的轨道铺设,易于推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煤矿用新型混凝土轨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煤矿用新型混凝土轨枕的左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煤矿用新型混凝土轨枕和轨道的安装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图中,煤矿用新型混凝土轨枕的轨枕本体3的两端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承轨凹槽2,两个承轨凹槽3的底面均为外高内低的倾斜底面,其倾斜度均为1∶40,并且每一承轨凹槽3的底面上均设置有两个竖向贯穿轨枕本体3的螺栓孔1,并且两个螺栓孔1分别位于每一承轨凹槽3底面的内外两侧,便于螺栓4和扣件5从内外两侧固定轨道6。
由于承轨凹槽3的底面均为外高内低的倾斜底面,使安装的轨道6也呈倾斜状态,这样大大减低磨损特别是降低转弯时的磨损,延长轨道和车轮的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将扣件5卡紧在承轨凹槽2内,且合理设计轨枕T型螺栓贯穿孔1的直径尺寸和对称尺寸,从而大大减小螺栓4游动量,保证轨距的一致性。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每一承轨凹槽的底面倾斜度均为1∶30。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每一承轨凹槽的底面倾斜度均为1∶25。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每一承轨凹槽的底面倾斜度均为1∶20。
改变倾斜度的具体数值,例如1∶22、1∶28、1∶35、1∶38等,能够组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一一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9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机钻杆退出钻孔防喷装置
- 下一篇:可沉浮式自动收合捕鱼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