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油器式汽油机空燃比控制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3886.6 | 申请日: | 200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1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生;夏金辉;熊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城市新世纪摩托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7/24 | 分类号: | F02M7/24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24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油器 汽油机 控制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进气管的空气进行节流控制的控制阀,具体来说是一种化油器式汽油机空燃比控制阀。
背景技术
环保和省油是汽油机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围绕这一课题,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对空燃比进行控制的装置。有电磁阀式的,其控制精度不高,可靠性和耐久性也不好;也有电机控制的,但控制范围不宽,运动阀芯易磨损,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也还存在一定问题。
在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447531Y,公告日:2001年9月12日,发明名称为《摩托车电控化油器补气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也是通过步进电机带动补气调节器来控制通气流量,在补气调节器中,其阀芯为锥形塞,它穿过进气通道与补气口相配合,通过锥形塞的轴向运动来调节补气量,从而控制化油器的进气量。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164863C,公告日:2004年9月1日,发明名称:《空燃比控制阀》,提出了通过电机带动阀芯轴向产生位移,以改变锥形阀芯与阀座间的通流面积的技术方案。可将气嘴的通气流量精确地控制在预先设定值内,从而使空燃比达到最佳,同时在阀座上设置有微调螺钉来辅助调节进气通道的气流量,对怠速运转时的空燃比进行微量调节。该技术方案可大幅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污量。
在国际通行欧III排放标准中,不仅要测定发动机中、低速工作时的污染物排放量,而且要测定发动机高速工作(90公里/小时以上)时的污染物排放量。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阀芯均为单锥体结构,它与阀座配合时,其通流面积变化幅度较小。对于大排量汽油发动机,在中、低速工作状况时,其通流面积的变化还可满足补气量的要求。但在高速运转状态下,发动机用气量大幅增加,其锥形阀芯对应阀座的通流面积变化量则难以满足大流量补气的需求,从而导致油耗和排放的增加,使整车难以满足高速运转条件下的排放要求。而且,辅助调节气流量的微调螺钉也通过阀芯与阀座的通流截面进行供气,供气通道单一,控制范围较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保证阀芯与阀座的配合精度,往往在阀芯与阀座间留有配合接触面,但这又容易导致阀芯配合面的磨损,降低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供气量适应发动机需要,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的一种化油器式汽油机空燃比控制阀。它可有效地降低发动机高速工作时的油耗和排放,并可对怠速时的空燃比进行微量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化油器式汽油机空燃比控制阀,安装在电机组件上的阀芯与阀体内的孔相配合,将阀体内分隔成分别连通进气孔和出气孔的两腔,阀体上还设置有微流小孔和微调螺钉,阀芯上的圆柱体与阀体上的孔滑动配合,在圆柱体的前端依次连接有至少两段锥体,小端锥体的锥度大于大端锥体的锥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体前端的各锥体为圆锥体或多棱锥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阀芯上相邻两锥体间的连接面为圆弧面或曲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阀芯上圆柱体的长度为1-1.5毫米。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圆柱体的后端设置有端盖,微流小孔与孔平行设置,并连通进气孔和出气孔,微调螺钉安装在阀体上并与微流小孔相交,端盖的半径大于微流小孔至孔中心线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城市新世纪摩托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应城市新世纪摩托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内燃机曲轴箱的边盖
- 下一篇:防伪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