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槽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3779.3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9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丁刚强;彭元亭;岳四安;左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国荣;冯卫平 |
地址: | 430064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槽,特别适合作大功率蓄电池用的蓄电池槽。
背景技术
蓄电池由于具有价格低廉、原料易得、使用可靠、又可大电流放电等优点,广泛用于汽车、船舶和航空上。蓄电池的质量提高和广泛应用,对蓄电池槽的要求也相应的提升。蓄电池槽的槽体要有足够耐冲击性、耐酸性、耐应力性,以避免电池槽的槽体变形和破裂。蓄电池槽的槽体一般是用塑料ABS注塑而成。ABS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不过,一般蓄电池槽的槽体采用单层,因此,它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超出承受能力的碰撞和冲击,这样一来就导致槽体破裂,电解液从裂缝中泄漏出来,于是给工作场地、例如储存室带来因被泄漏的电解液腐蚀而造成破坏,进而对其他财产甚至人身带来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蓄电池槽的不足,对槽体进行改进;提供在受到外在冲击和碰撞时或者其它意外情况下槽体破裂后,而内层结构保证电解液不泄漏,维护蓄电池使用安全的一种蓄电池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槽,它包括槽体以及槽体上部的封盖和封口剂;槽体的内侧有起保护作用的内层;槽体的材料为强度高的硬质材料,内层为韧性强的软质材料。
在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有附加技术特征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分别是:
1、所述槽体为玻璃钢模压成型或高强塑料注塑而成,该槽体下面有垫片。
2、所述内层为橡胶,通过模具硫化成型。
3、所述槽体内壁的上部有一台肩,用于装配电极群。
4、所述内层至少为一层,粘接在槽体的内壁上。
5、所述内层为一层。
6、所述内层为三层,以便进一步提高起保护作用的内层的强度。
7、所述槽体上部的封盖至少有三个孔,用于安装极柱、安全阀和传感器。
8、所述槽体腔体内有隔档,用于将槽体内腔隔成若干腔室。
9、所述槽体与隔档形成的空腔内壁有起保护作用的内层。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
1.蓄电池在受到外在物体撞击电池时,槽体硬质材料破裂后,内层的软质材料不会破裂,内层结构保证电解液不泄漏。
2.一般蓄电池采用的是紧装配,由于内层有软质材料,因此,能够很好吸收装配压力,避免装配压力导致槽体的鼓胀和变形。
3.槽体与保护内层形成双层结构后,外层由于采用强度高不耐酸的槽体,内层采用韧性强、又耐酸的材料,这样大大提高了蓄电池槽安全性、可靠性,延长蓄电池槽寿命,降低了用户设备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槽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蓄电池槽中有隔挡6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所述蓄电池槽,它有一个槽体1,该槽体1上部有封盖3和封口剂4;槽体1的内侧有一个起保护作用的内层2;槽体1的材料为强度高的硬质材料,内层2为韧性强的软质材料;所述槽体1为玻璃钢,通过模压成型,槽体1也可以为高强塑料注塑成型,该槽体1下面有垫片5;所述内层2为橡胶,通过模具硫化成型;所述槽体1内壁的上部有一台肩,用于装配电极群;内层2至少为一层,粘接在槽体1的内壁上;本实施例内层2为一层;内层2为三层是另外的实施例,还可以是更多层,其目的是提高内层强度;槽体1上部的封盖3至少有三个孔,用于安装极柱、安全阀和传感器,本实施例为三个孔;槽体1腔体内有隔档6,用于将槽体1内腔隔成若干腔室;槽体1与隔档6形成的空腔内壁有起保护作用的内层2。
以下从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制作方法进一步说明其结构:
1)、通过不同加工手段、如模压工艺、注塑工艺等制作出槽体1和内层2;
2)、在槽体1的内腔涂刷上粘结剂,再将内层2粘接在槽体1的内壁上;
3)、将橡胶垫片粘结在槽体1的底部,将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和辅助系统装入槽体1里面。最后在槽体1上部安装封盖3,涂上封口剂4,形成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面型固体放电管管芯
- 下一篇:石墨纵向翅片烟气换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