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药保留灌肠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3214.5 | 申请日: | 2007-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66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林;张华;李云;付春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2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保留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具体说涉及的是一种中药保留灌肠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中药保留灌肠没有专门的仪器使用,一般采用通用的灌肠器,该灌肠器采用金属容器,较粗的引流管和较粗的插入管。其缺点在于:1、容器不透明,不容易观察灌入的液体量;2、引流管太粗,不容易控制流量;3、导入管粗且硬,插入时肛门有明显的不适感且容易损伤肛门直肠粘膜;4、灌入液不容易保留在直肠部位,操作时须有他人帮助,不适宜在家庭使用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中药保留灌肠器。
为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中药保留灌肠器,包括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上端接有透明容器,容器上设有刻度,容器下部设为漏斗形带开口结构,开口与引流管相连,引流管下端连接插入管,插入管的插入端设为内凹形开口,插入管的插入端附近设有网状小孔,在引流管管体上设有流量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透明容器为塑料制品或玻璃制品。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透明容器内设有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透明容器装中药进行灌肠,且容器上设置有刻度,这样,在进行灌肠时可适时观察导入量,引流管上设置流量控制开关,可控制灌肠液流入速度,插入管插入端内凹形开口设计,可防止患者灌肠时肛门及直肠被插伤,插入端附近网状小孔设计,可保证药物直接到达并保留于直肠。
本实用新型病人可以自己操作,方便舒适,药物可直接保留于直肠及乙状结肠,提高疗效。价格便宜,插入管可反复消毒使用,可用于直肠炎、乙状结肠炎、便秘及尿毒症等的治疗,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所示,中药保留灌肠器的中药流容器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瓶或玻璃瓶1,容器上标有刻度,下端有漏斗型的开口2,容器内安放有过滤片层3,可以过滤出中药液中的渣滓。开口2与引流管4相连,引流管4管采用透明的塑料制品,软硬适当,引流管4上安装有流量控制开关6,用来控制灌肠液流入速度,引流管4下接直肠插入管5,插入管5采用内凹形开口7,可防止患者灌肠时肛门及直肠被插伤,管径较细,病人也感觉舒适。插入端附近的管壁上带有网状小孔8,可保证药物直接到达并保留于直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爆炸式组合连杆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智能调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