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枪支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0778.3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77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邹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融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枪支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枪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枪支管理是各级部队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在过去,各级部队对枪械的日常管理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现有的枪械管理条令要求基层部队每天对所有枪支进行清点检查,工作费时费力,浪费营区官兵的大量时间;同时,过去枪支出入枪械库都是手工登记,既不方便枪械管理员的管理,也不方便上级领导检查,若出现违规用枪、超时用枪、枪支被盗等情况时,不能迅速反映事件,不能迅速查找原因,这对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易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上述问题,本项目所研发的智能枪支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电子、电脑技术,以较小的投入实现了部队枪支管理的智能化,大大减轻了基层部队枪支管理的劳动强度。
枪支管理是各级部队都肩负的重大任务,这套系统的开发应用对部队的枪支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落实“科技强军”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减轻部队枪械管理的复杂度,使枪械管理变得高效、准确和透明的智能枪支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智能枪支管理系统由后台管理系统、前台管理系统、图形监控系统、枪支感应系统和报警系统几大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台管理系统通过专用网络与前台管理系统连接,前台管理系统与图形监控系统、枪支感应系统、报警系统分别连接,其中图形监控系统及枪支感应系统都由工控机控制,通过工控机与前台管理系统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图形监控系统采用的是CMOS数字式摄像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报警系统采用的是智能声光报警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前台管理系统还连接有门禁系统。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门禁系统包含有指纹锁及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以下目标:
1、实现枪支管理的可视化,枪械管理员无需进入枪械室,即可实时的查看枪支的实时影像情况,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2、实现枪支统计的自动化,自动统计枪支在库、出库的数量、编号、用途、状态等信息。
3、实现枪支出入库管理的电脑化,对借枪、还枪过程进行电脑管理,枪支出库、入库实现了自动统计,大大降低了枪支日常管理的劳动强度。
4、实现枪支管理的远程化、网络化,该系统在部队内部指挥网上实现了上、下级部队枪支管理的网络化,基层部队的枪支使用信息、枪械柜内的实时监控图像能方便地通过内部指挥网向上级传递,上级领导的指令也能方便地通过部队指挥网向下传递。
5、枪支非法移动报警的自动化。在枪械柜内枪支非法移动时,系统自动触发警报,并及时向管理员发送警报信息。
本实用新型使枪械管理变得高效、准确和透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智能枪支管理系统由后台管理系统、前台管理系统、图形监控系统、枪支感应系统和报警系统几大部分组成,所述的后台管理系统通过专用网络与前台管理系统连接,前台管理系统与图形监控系统、枪支感应系统、报警系统分别连接,其中图形监控系统及枪支感应系统都由工控机控制,通过工控机与前台管理系统连接。图形监控系统采用的是CMOS数字式摄像头。报警系统采用的是智能声光报警器。
在使用本系统进行枪支管理过程中,CMOS数字式摄像头提供视频图像,通过工控机传回前台管理系统。前台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程序根据操作员的指令,分别把图像显示、存储或者向网络传输。枪支感应系统能够感应到相应的位置有无枪支,前台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程序根据枪支感应终端的信息,能够自动统计枪支的数量;在收发枪期间,自动生成枪支出入报表和枪支使用报表;在非枪支收发和检视期间,任何枪支的放入和取出都会触发报警系统,报警系统的智能声光报警器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而后台管理系统通过专用网络直接与前台管理系统连接,能实时统计辖区内部枪支的使用、维护信息,实现枪支、弹药的领用、回收等日常管理功能。并能实时查询基层部队的枪支使用状态,远程查阅基层部队的枪支使用记录和实时的枪支保存状态视频。
另外,在前台管理系统上可以增加连接门禁系统,门禁系统通过指纹锁及触摸屏使枪支管理增加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融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融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