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于开采块煤的采煤开槽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474.5 | 申请日: | 2007-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33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家义 |
主分类号: | E21C25/18 | 分类号: | E21C2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2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开采 块煤 采煤 开槽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宜于开采块煤的开槽机械。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采煤技术,多采用爆破法和综合采煤机进行巷道掘进。爆破法采用钻孔装填炸药炸裂煤层,其震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产出的煤过于粉碎,块煤率低于25%,降低了原煤价值。综合采煤机机体庞大,投资大,不适于小煤矿使用,且其块煤产出率也很低。号为9421821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掘进开槽机”,其主要结构是采用首尾相接的切割链组配成切割刀架,通过传动装置使切割链运动,同时配备液压整机推进机构和整机行进机构进行开槽作业,可提高块煤产率,但其结构复杂,仅适于厚煤层的开采,不适于薄煤层尤其是0.5米左右厚度的薄煤层的开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开采块煤的采煤开槽机,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同时适于厚薄煤层采煤作业,块煤出产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防爆电机、防爆减速机构、机架、链轮传动机构和开槽工作头,所述链轮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及链条,所述从动链轮通过一对轴承固定于机架前端的一对轴承座上,所述开槽工作头包括一对镶齿切割刀盘,所述一对镶齿切割刀盘固定于所述从动链轮的转轴的两外端。其工作原理是:电源带动防爆电机运转提供动力,动力通过防爆减速机构减至适宜的转速,再通过链轮传动机构带动开槽工作头上的一对镶齿切割刀盘工作,操作者握持操作柄对准开槽位置施力推进,同时可用手指按压控制开关,启动或暂停电机或控制其正反转,即可控制开槽工作头的推进和退出槽口的操作,槽口开好后,用工具撑裂槽口内的煤体即成块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链条上设有切割齿。这种结构可保证开槽时两片镶齿切割刀盘之间的未碎小煤块能及时通过链条上的切割齿的二次切割,并由链条运转带出工作面,可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割齿的设置数量为每隔8-10个链节设置一个。这种设置数量为较佳的设置数量。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其采煤效率较高,单人操作工作8小时可采煤3-4吨,接近爆破法的采煤效率。
(2)不需采用放炮作业,采薄煤层时,其顶板和底板结构不被破坏,降低了井下瓦斯浓度,其安全性更高。
(3)与爆破法相比,煤质得到提高,厚度在0.5米以下的煤层,块煤得率可达80-90%,由于目前原煤价值约180-200元/吨,而块煤价值约600元/吨,煤质提高相应地增加了产值,采用本实用新型采煤综合产值可提高一倍以上。
(4)由于不采用放炮作业,作业面结构稳定,有利于回采作业,提高资源回收率。
图例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示意图(示开槽工作头结构,去掉链条部分)。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镶齿切割刀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机架前端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从动链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包括防爆电机1、防爆减速机构2、机架3、链轮传动机构4和开槽工作头5,所述链轮传动机构4包括主动链轮6、从动链轮7及链条8,所述从动链轮7通过一对轴承9固定于机架3前端的一对轴承座10上,所述开槽工作头5包括一对镶齿切割刀盘11,所述一对镶齿切割刀盘11固定于所述从动链轮7的转轴的两外端。其工作原理是:电源带动防爆电机1运转提供动力,动力通过防爆减速机构2减至适宜的转速,再通过链轮传动机构4带动开槽工作头5上的一对镶齿切割刀盘11工作,操作者握持操作柄对准开槽位置施力推进,同时可用手指按压控制开关,启动或暂停电机或控制其正反转,即可控制开槽工作头5的推进和退出槽口的操作,槽口开好后,用工具撑裂槽口内的煤体即成块煤。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链条8上设有切割齿12。这种结构可保证开槽时两片镶齿切割刀盘11之间的未碎小煤块能及时通过链条8上的切割齿12的二次切割,并由链条8运转带出工作面,可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割齿12的设置数量为每隔8-10个链节设置一个。这种设置数量为较佳的设置数量,可在保障工效的前提下,实现二次切割的辅助切割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它同类结构的等效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家义,未经陈家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