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铁路车轮不圆度及直径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6529.7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3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沈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00 | 分类号: | G01D5/00;B61K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树德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铁路 车轮 不圆度 直径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测量装置,用于铁路车轮不圆度和直径的精确测量,特别是针对车轮轮周轮廓线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特定条件下铁路车轮运行中会引起表面的不均匀磨耗,若这种不均匀的磨耗较大时,称为轮子踏面多边形磨耗,它对列车的运行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使机车车辆对线路和自身的动力作用大大加大。随着我国铁路运行速度的提高,这种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需要对轮子的轮周外形加以监控,及时璇轮,将不圆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需要一个能精确测量轮周轮廓的测量装置。目前国内尚无这种能精确记录轮周轮廓的便携式测试设备,一般都用不落轮璇床进行测量,但大材小用造成设备的浪费,且精度也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铁路车轮不圆度及直径测量装置,能在现场车轮不落轮的情况下,精确而快速地测量出车轮的整个圆周轮廓,并实时分析出不圆度和轮径。配有与便携计算机的USB接口,提供测量分析软件。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基座、测量机构调节定位装置、旋转编码器、采集控制器、测量滚轮、编码器安装转臂、磁性吸铁和连接轴组成,其特点是,采集控制器、旋转编码器A、旋转编码器B、测量机构调节定位装置和磁性吸铁安装在基座上。
基座侧面有一能与钢轨内侧面密贴的导向边,基座前后装有两只能与钢轨相吸起定位作用的吸铁。
所述的测量机构调节定位装置,包括固结在基座上的调节定位架、拉紧螺栓和连接轴,当拉紧螺栓拧紧时,连接轴连同安装在轴上的所有部件被定位。
旋转编码器A安装在与连接轴紧固的编码器安装转臂上;传感器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测量转臂,测量转臂的另一端装有旋转编码器B,旋转编码器B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滚轮。
所述的连接轴,其一端装有基准靠板,能将轮子内侧面作为参考基准调节滚轮垂直于车轴,并通过轮子滚动圆处,连接轴的另一端装有能将滚轮紧贴在车轮踏面的扭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简单的机械构件和高精度的旋转编码器构成轮周相轮廓的测量装置;采用USB接口和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相连,能即使将测量结果显示在屏幕尚。总体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携带、测量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基座 2—吸铁
3—编码器安装转臂 4—基准靠板
5—旋转编码器A 6—测量转臂
7—旋转编码器B 8—滚轮
9—调节定位架 10—拉紧螺栓
11—吸铁 12—采集控制器
13—连接轴 14—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基座1、调节定位架9、旋转编码器A5、旋转编码器B7、编码器安装转臂3、测量转臂6、滚轮8、连接轴18、基准靠板4和磁性吸铁2、11组成。编码器安装转臂3固接在连接轴13上,旋转编码器A5安装在安装转臂3上,滚轮8安装在旋转编码器A5的输出轴上;基准靠板4安装在连接轴13的另端,测量时通过基准靠板4将滚轮定位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扭簧14通过安装转臂3能将滚轮压紧在车轮上,当车轮转动时,滚轮的转动角度和安装转臂3的跳动量均能通过两个编码器测出,从而可计算获得轮径和不圆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6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折叠桌
- 下一篇:麻醉气体输出量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