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瘦高型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2930.3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5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胜;董顺德;胡贤富;石太智;于林奎;李新奎;袁兆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201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瘦高型齿内 螺纹 无缝 高效 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管件内部采用增加传热面积的结构的传热管,具体涉及一种瘦高型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特别是小角度、高齿型的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适用于空调、制冷行业所用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以及各种高效率传热导的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热管内螺纹为等高齿内螺纹和高低齿内螺纹,其管内的螺纹表面积偏小,加上受结构形状的限制,当在管内进行液、气两相物态转换时,热交换效率及其稳定性不尽人意。同时,由于现有无缝内螺纹管的加工方式特性,必然在内螺纹齿根部形成应力集中,致使在后续弯、胀过程中,易释放应力而产生开裂,或出现不当的变形。
为了提高热交换率和稳定性,防止在加工的后续工序中产生开裂或形变,公告号为CN2622656Y,申请号为03243067.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瘦形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在其传热管内表面上制有螺纹齿形,其特征在于:传热管的内表面上,制有多条带有螺旋角、梯形边的齿肋,齿形横截面是由上、下两个梯形构成,即虚拟一上梯形的下底长为下梯形的上底长,以其两梯形边相连构成瘦形齿的形状结构,上梯形为等腰梯形;在齿肋的根部是紧密结合于管壁,齿顶是圆滑转接而成为一整体的瘦形齿内螺纹,瘦形齿的螺纹是右旋,其齿型高度相等,齿距相等,管形齿的螺旋线与母管轴线夹角,即螺旋角β=0~40°,瘦形齿高Hf=0.18~0.30mm,螺旋线条数n=30~70,其中瘦形齿之下梯形的上顶角度α2=40~90°,管形齿的下梯形的底边内角较小,其底边角γ=45~120°,两底边角γ相等,下梯形为等腰梯形,其梯边长C=0.03~0.08mm;上梯形的顶角,即为瘦形齿的顶角α1=12~30°。
瘦形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的齿肋截面为上下两个梯形,下梯形同上梯形、底壁的连接是直线连接,其管内的螺纹表面积偏小,同时由于现有无缝内螺纹管的加工方式特性,在下梯形的接口部位形成应力集中,到后续工序中使用时易因释放应力而产生开裂或出现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瘦高型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采用改变传热管的内螺纹齿型的结构,设计合理的齿型面积,以增加流体传导效果,获得高效率的热交换效果,使其能够承载更高的强度,以解决现在的传热管存在的流体传导效果、热交换效果不尽人意,在后续工序中比较容易产生开裂或形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瘦高型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包括管壁,在所述管壁内表面上带有的复数条齿肋;所述复数条齿肋以螺旋的方式形成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肋的横截面包括一梯形,所述梯形顶部为凸出圆弧过渡,所述梯形底部与所述管壁之间以圆弧相连接;所述齿肋的齿高与所述管壁的厚度之比值为:Hf/Tw=0.75~1.00。
所述螺纹的螺旋角β为10°~50°。
所述螺纹的螺旋角的方向为左旋或右旋。
所述齿肋数n为30~100条。
所述齿高Hf为0.135~0.35mm。
所述管壁厚Tw为0.18~0.50mm。
所述梯形顶部的圆弧半径R1为0.01~0.10mm。
所述梯形底部与所述管壁之间相连接的圆弧的半径R2为0.01~0.10mm。
所述的齿肋顶角α为10°~40°。
所述的齿肋均匀分布在所述管壁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由于结合处无棱角,齿肋是圆弧过渡,齿高与底壁厚的比值大,使得管子在增加横截面积的情况下,齿肋受力得到了有效的分解,能够承载更高的强度,并且扰流效果更加明显,增加了传热管的传热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II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2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运行的干式厌氧消化装置
- 下一篇:一次性密封软包装广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