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铁车强制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817.8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1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沈家骅;王耀东;陈殷奇;李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2 | 分类号: | B22D41/12;F25D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协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泰 |
地址: | 2019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铁车 强制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强制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许多带有热处理的生产流程需要冷却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比如炼钢厂把生铁融化成铁水后,需要用混铁车运送到炼钢或铸造车间。混铁车又称鱼雷罐车,作为一种盛装并运送铁水到炼钢或铸造车间的装置,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近来,随着铁水预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混铁车不仅用于铁水储运,还成为铁水预处理的主要设备,由于其使用功能的增加,不仅对混铁车内衬及其检修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混铁车的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混铁车的运行效率,除了从内衬耐火材料本身性能及其检修技术做改进之外,减少检修前的炉子冷却时间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混铁车检修前的冷却措施也不断地得到改进,从一开始的只进行自然冷却,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到后来在进行自然冷却使炉温达到800度以下之后,向车混铁车内部喷吹冷空气进行冷却,这种冷却方法虽然也大大的提高了冷却的速度,但是要使混铁车炉温达到可以进行检修的不高于60度的温度,也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这对混铁车的有效运行是非常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混铁车强制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能为混铁车检修、运行节省时间,提高运行效率。
一种混铁车强制冷却装置,它包括一个支架,它还包括一个喷水管,所述喷水管架水平设于支架上,并位于混铁车运行铁轨的正上方,其向下一侧沿长度方向每间隔一段距离设有一连通喷水管内通道的圆孔。
所述的混铁车强制冷却装置,所述圆孔直径为3~5mm,每两个圆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200mm。
所述的混铁车强制冷却装置,所述支架为由角铁搭设而成并由四只脚支撑型的四边形框架,所述喷水管搭设在该框架上。
所述的混铁车强制冷却装置,所述支架为由钢管搭设而成并由两只脚支撑的带有悬臂的支撑架,所述喷水管架设在两悬臂端,并与向下一侧沿长度方向每隔约一定距离和带有圆孔的喷水管的管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工艺简单,其设备制作简便,设备成本很低且使用期限长。在进行混铁车冷却时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冷却时使炉子温度达到可以检修的不高于60℃的炉温平均缩短冷却时间12小时,为混铁车的检修和运行节约了12小时的时间,提高了混铁车的运行效率,是理想的冷却方法及其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时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所述喷水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混铁车强制冷却装置,它包括一个支架3,它还包括一个喷水管1,所述喷水管1架水平设于支架3上,并位于混铁车运行铁轨4的正上方,其向下一侧沿长度方向每间隔一段距离设有一连通喷水管1内通道的圆孔2。
所述的混铁车强制冷却装置,所述圆孔2直径为3~5mm,每两个圆孔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200mm(见图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混铁车强制冷却装置的支架3为由角铁搭设而成并由四只脚支撑型的四边形框架,所述喷水管1搭设在该框架上。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混铁车强制冷却装置的支架3为由钢管搭设而成并由两只脚支撑的带有悬臂的支撑架,所述喷水管1架设在两悬臂端,并与向下一侧沿长度方向每隔约一定距离和带有圆孔2的喷水管1的管道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