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路堑式区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125.3 | 申请日: | 200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8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俞加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F1/00 | 分类号: | E01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 轨道交通 工程 路堑式 区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路堑式区间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即地铁与轻轨)有高架敷设和地下敷设之分,从投资角度来说,高架线相当于地下线的1/3,运营费用大大低于地下线,消防疏散大大优于地下线。但高架线的振动、噪声对环境影响极大,处理不当对城市景观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各大城市实施高架线的阻力很大,人们不欢迎,环评也很难通过。常规设计的地下车站区间,由于地下区间采用盾构法或矿山法施工,因有一定覆土的要求(故造成地下车站必须设计成至少地下二层的车站),其投资费用以及之后的运营费用均很高,通常土建造价,单圆盾构区间(双线)7.2万元/m,高架区间(双线)3.56万元/m。同时对于目前采用的地下区间,一旦区间火灾时,乘客的安全疏散,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路堑式区间结构,该区间结构的地下结构采用路堑式结构,其埋深浅,结构顶板设置开口,取消了区间通风排烟设备,大大降低的施工难度,同时降低土建和设备投资以及之后的运营成本。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路堑式区间结构,该地下结构包括基础结构、结构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的开口指的是该顶板为完全敞口式。
所述的开口指的是该在顶板上每隔至少30米的距离开设一风孔。
所述的开口的侧面设置有绿化隔离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埋深浅可采用低价SMW工法等施工,可省去区间通风排烟设备,设备投入和运营费用基本与高架线接近,因此整个工程的造价低,土建、设备投资少,运营成本低,施工方便,同时克服了高架线的振动、噪声、景观对环境影响大的缺陷,解决了常规采用地下区间的火灾工况下安全疏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全敞口区间剖面;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开孔区间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所示,标号1-5分别表示:基础结构1、顶板2、全敞口3、风孔4、绿化隔离带5。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地下区间的地下结构,该结构采用明挖浅埋施工方法,包括基础结构1、全敞口3,因此可取消常规地下区间所采用的通风排烟设备。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涉及地下区间的地下结构,该结构采用明挖浅埋施工方法,包括基础结构1、结构顶板2,考虑地面环境,开挖完成之后,采用绿地复原,在顶板2每30m距开设一个风孔4,可取消常规地下区间所采用的通风排烟设备。
上述实施例一、二的方案,既可以单独使用的一项工程当中,也可以根据工程需要,组合使用在一项工程中。
上述实施例的土建造价:路堑式区间(双线)4.3万元/m,远低于现有技术中单圆盾构区间(双线)的造价,与高架区间造价接近。运营费用基本与高架线相当,但是对环境影响(振动、噪声、城市景观)大大优于高架。
上述实施例通常适用于有绿化带的环境内,一般不全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