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气自吸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6434.7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7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诸屹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三中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12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自吸收装置,可以吸收汽车尾部释放的废气并加以净化,属于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排放废气的现象很严重,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吸收汽车尾部释放的废气并加以净化的汽车尾气自吸收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尾气自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净化排气管、汽车尾气管、箱体、海绵层、活性碳过滤层、吸尘装置组成,净化排气管、汽车尾气管分别设于箱体的两端,在箱体中设有海绵层、活性碳过滤层和吸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尾部,通过吸尘装置将废气吸收并通过海绵和活性碳层对油污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净化后由排气管排出,可大大降低汽车对大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彻底解决汽车尾气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尾气自吸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汽车尾气自吸收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汽车尾气自吸收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汽车尾气自吸收装置由净化排气管1、汽车尾气管2、箱体3、海绵层4、活性碳过滤层5、吸尘装置6组成,净化排气管1安装在箱体3的右端,汽车尾气管2安装在箱体3的左端,在箱体3中依次设有海绵层4、活性碳过滤层5和吸尘装置6。
如图2所示,为汽车尾气自吸收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的示意图,将汽车尾气管2连接汽车后排气口,尾气进入箱体3中依次通过海绵层4和活性碳过滤层5过滤,然后再通过吸尘装置6,吸尘装置6由一个大功率风扇和一些海绵等过滤层组成,通过大功率风扇将汽车尾气吸入再次过滤后,通过上方的净化排气管1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三中学,未经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三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