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对中摩擦离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4399.5 | 申请日: | 200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4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梁以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43/20 | 分类号: | F16D43/20;F16D13/6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雨湖区创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左祝安 |
地址: | 411105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领域中的离合装置,特别是一种摩擦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摩擦离合器不是传递功率小、使用寿命短、运行费用高、就是径向位移、偏角位移量小,安装对中困难。如本申请人于2004年2月13日申请的发明专利“重载摩擦离合器”(专利号:ZL200410022887.0,授权公告号:CN1263964C)是为解决传递扭矩有限等技术问题进行改进而成,因其当量摩擦系数为一般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系数的10-30倍以上,所以体积小,传递扭矩大,且冲击、振动小,结构简单、工艺性好、造价低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摩擦离合器,深受用户欢迎。它主要是由成活动配合套装在从动轴13上的左半摩擦盘7和成固定配合套装在主动轴19上的右半摩擦盘10组成,左半摩擦盘7上设置有1个以上的以左半摩擦盘7的轴心线为中心线的左半摩擦盘环形凸环8和左半摩擦盘环形凹槽15;右半摩擦盘10上设置有与左半摩擦盘相对应的以右半摩擦盘10的轴心线为中心线且与左半摩擦盘环形凸环8和左半摩擦盘环形凹槽15相配合的右半摩擦盘环形凹槽9和右半摩擦盘环形凸环18,从动轴13的外表上开设有3至12条弧形状滚珠槽11,2个或2个以上的滚珠12套装在从动轴13外表面上的滚珠槽11与套装在左半摩擦盘7的离合器轮毂轴孔内的对中调节板4之间。对中调节板4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其可沿径向方向自由移动,且对中调节板4的下方保持与滚珠12(其个数视传递转矩的大小而定)接触。因当离合器需要接合时,通过操纵机构施加一个向右的轴向力:n.Fa,其中n为左右两半离合器接合时环形凹环与环形凸环两侧接触面的数目,Fa为每个接触面产生的轴向力,使左半离合器向右移,左半离合器的环形凸环、环形凹环分别进入右半离合器的环形凹环、环形凸环,并使其两侧面分别接触,以此接触产生的摩擦力而传递扭矩。然而,此重载摩擦离合器在实际运行中,从结构分析看,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滚珠12被安装于左半联轴器所在轴上的横向半圆形滚珠槽11内,滚珠12和半圆形滚珠槽11的接触为高副,且接合分离时又要产生相对运动,所以,从动轴13上的轴向半圆形滚珠槽11因接触应力大,磨损大而容易被损坏;因右半摩擦盘10是成固定配合套装在主动轴19上,只有左半摩擦盘7成活动配合套装在从动轴13上可以相对径向产生一定的位移,从而原实用新型的对中性要求较高,安装精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在用于较大径向位移、偏角位移性能要求的情况下时,难于满足其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较大径向位移和偏角位移要求、且易更方便对中和安装的自适对中摩擦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成活动配合套装在从动轴13上的左半摩擦盘7和套装在主动轴19上的右半摩擦盘10组成,左半摩擦盘7上设置有1个以上的以左半摩擦盘7的轴心线为中心线的左半摩擦盘环形凸环8和左半摩擦盘环形凹槽15;右半摩擦盘10上设置有与左半摩擦盘相对应的以右半摩擦盘10的轴心线为中心线且与左半摩擦盘环形凸环8和左半摩擦盘环形凹槽15相配合的右半摩擦盘环形凹槽9和右半摩擦盘环形凸环18,在从动轴13的外周壁上沿轴向开设有3至12条弧形状滚珠槽11,左半摩擦盘7的离合器轮毂内周壁开设有与从动轴13外周滚珠槽11位置相对应的沿轴向设置3至12列滚珠安装孔,每个滚珠安装孔内分别套装有调节螺钉2、调节弹簧6和滚珠12,滚珠12的一部分套装在滚珠槽11内,同时在主动轴19的外周壁沿轴向开设有3至12条弧形状主动轴滚珠槽22,右半摩擦盘10的离合器轮毂内壁开设有与主动轴19外周壁主动轴滚珠槽22位置相对应的沿轴向排列设置3至12列滚珠安装孔,每个滚珠安装孔内分别套装有调节螺钉2、调节弹簧6和滚珠12,滚珠12的一部分套装在主动轴滚珠槽2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4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