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式同相逆并联导排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1196.0 | 申请日: | 200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8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302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并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相逆并联导排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压铸式同相逆并联导排结构,应用于高电压(200V以上)大电流(10000A以上)的整流设备中。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导排的放置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同相逆并联安装方法和非同相逆并安装法。同相逆并联安装方法就是利用相同相位,极性相反的两根导排组成的母线在整流装置中并联应用,同相逆并联接线方式的特点就是通过导体产生的磁力线相互抵消,达到减少导排的互感,最终减少母线的交流阻抗,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普通的螺杆螺母结构,由于必须给导排固定螺柱预留安装空间,使两导排间距较大,磁感线抵消不充分在通过大电流时仍然会在周围钢结构产生较大涡流,产生附加损耗。采用环氧板隔开逆并联导排,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对穿螺柱,降低导排间的绝缘性能。由于在交流电以及磁场的作用下,两逆并联铜排间会周期性产生斥力,在通过较大的电流时候,这样的斥力就使导排产生斥力震动,从而影响固定在铜排上的其他元件。许多精密元件在这种影响下会减少使用寿命或者发生故障。但采用非同相逆并联结构,将整流臂尽量拉开距离,消除磁场干扰,而用这种方法必然会增加设备成本,并且使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式同相逆并联导排结构,能够克服导排斥力引起的震动,提高导排间的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压铸式同相逆并联导排结构,包括绝缘材料和铜排,两铜排夹紧绝缘材料压铸为一体成型,导排绝缘材料的上下侧面开设有凹槽,绝缘材料在铜排首尾两端设有整体向外延伸部分,在铜排横切面开有至少一个用于稳固绝缘材料与铜排连接的销钉。
所述的铜排上设有元件的安装孔;所述的铜排内还设有连接水冷系统的过水孔道。
本发明结构采用导排和绝缘材料一体压铸成型,可以使两同相异并联导排充分靠近。此结构不仅能更高效率的利用同相逆并联结构的优势,而且能够减小整台整流柜体所占用的空间;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绝缘性能、导排斥力震动大,降低设备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同相逆并联导排安装结构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平面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旋转90°;
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同相逆并联导排结构,包括绝缘材料1和铜排2,铜排2上开设有元件的安装孔3,铜排2切面还设有连接水冷系统的过水孔4。绝缘材料1置于两铜排2之间,两铜排夹紧绝缘材料压铸为一体成型,两导排距离由绝缘材料的铸造性能和绝缘性能决定,必须保证在此厚度在实际使用中不会产生断裂或者裂纹,绝缘材料采用SMC片状模塑料,绝缘材料将两导排分隔开,其绝缘性能大大优于空气的绝缘性能。绝缘材料在铜排2首尾两端整体向外纵向延伸出突出部分5,延伸部分5可进一步增大爬电距离,绝缘材料1的上下侧面开设有凹槽6用于插入绝缘板使两导排完全隔离。突起部分5的高度由水冷系统的水塞和接头8高度决定。如图3所示,在铜排横切面上每隔一段长度就安装一个销钉用于增大铜排与绝缘材料的结合力,铜排上的销钉孔位应该配合铜排上的元件安装孔位,深度与铜排内的水管相配合。安装销钉在工艺上更简便,增大铜排长度方向静摩擦力,使铜排和绝缘材料结合更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未经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1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