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带电子元件拆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0425.7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9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曾昭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和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0 | 分类号: | H05K1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庆茹 |
地址: | 52371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指编带电子元件拆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电子加工这一行业,对电子元件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编带电子元件与电路板装配中,采用切断电子元件脚,装配中易出现切断电子元件脚过短的问题,从而导致装配中出现大量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编带电子元件拆带装置,其结构科学合理且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上下行程控制装置、螺栓、编带压紧滑块、齿轮、编带输送轮、衬套、弹簧、齿条、拆编拨脚、编带压紧垫块,上下行程控制装置与齿条通过螺栓相连接,并用衬套隔开,衬套上套有编带压紧滑块,编带压紧滑块与上下行程控制装置之间设有弹簧,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上设有拆编拨脚,对应编带压紧滑块的下方设有编带压紧垫块和编带输送轮。
所述的上下行程控制装置为气缸驱动机构;
所述的上下行程控制装置为凸轮驱动机构;
所述的上下行程控制装置为连杆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下行程控制装置与齿条通过螺栓相连接,并用衬套隔开,衬套上套有编带压紧滑块,编带压紧滑块与上下行程控制装置之间设有弹簧,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上设有拆编拨脚,对应编带压紧滑块的下方设有编带压紧垫块和编带输送轮,在上下行程控制装置驱动下拆编拨脚能有序且安全拆开编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行程控制装置1、螺栓2、编带压紧滑块3、齿轮4、编带输送轮5、衬套6、弹簧7、齿条8、拆编拨脚9、编带压紧垫块10,上下行程控制装置1与齿条8通过螺栓2相连接,并用衬套6隔开,衬套6上套有编带压紧滑块3,编带压紧滑块3与上下行程控制装置1之间设有弹簧7,齿条8与齿轮4啮合,齿轮4上设有拆编拨脚41,对应编带压紧滑块3的下方设有编带压紧垫块10和编带输送轮5。
所述的上下行程控制装置1为气缸驱动机构。
所述的上下行程控制装置1为凸轮驱动机构。
所述的上下行程控制装置1为连杆驱动机构。
使用时,启动机器,上下行程控制装置1下行,此时弹簧7使编带压紧滑块3下行压紧电子元件脚11,同时齿条8带动齿轮4转动,拆编拨脚9拆下编带;上下行程控制装置1上行,齿条8带动齿轮4回转,同时编带压紧滑块3上行松开电子元件脚11。如此反复进入下一个运动环节。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和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和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0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渗水的组角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锁芯可以空转的离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