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绕型结构多层极耳锂电池电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0138.6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谭登兵;严香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H01M6/14;H01M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创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新杰 |
地址: | 511400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结构 多层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卷绕型结构多层极耳锂电池电芯属于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芯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电芯的极耳成型有两种方法,形成不同结构的电芯,第一类是先将极片焊接一条外来极耳,再卷绕成电芯,这种结构生产简单,但是极耳少,电池内阻高,比功率小。第二类是先将极片冲切成一小片一小片,极耳附在极片上,再将小片极片用叠片机一片片叠起来,这种结构可以有多条极耳,电池内阻小,比功率大,但生产复杂,要求设备精度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制造方法工艺简单易行,用简单的卷绕制作电芯,能引出多条极耳,电池内阻小,比功率大,可实现高功率放电的卷绕型结构锂电池电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正极片上设置有一条空白带,在负极片上设置有一条空白带,空白带就是未涂覆的集流体,电芯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叠放在一起,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空白带分别放在上下两端,隔膜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在一起,在上端形成凸台做正极极耳,凸台的高度与正极片上的空白带相同,在下端形成凸台做负极极耳,凸台的高度与负极片上的空白带相同。
制作极片时,先将正负极片各留一条空白带,卷绕放极片时将各自留的空白带分别放两头,卷绕电芯用常规方法,加上隔膜由专用卷芯夹具逐层卷绕,将电芯取出来后,剪去多余的空白位,留下部分做极耳。
本实用新型制作极片时,也可以在正极片空白带上间隔设置部分做极耳,在负极片空白带上间隔设置部分做极耳。
本实用新型制作极片时,也可以先在正极片空白带上间隔剪去多余的空白位,留下间隔的部分做极耳。在负极片空白带上间隔剪去多余的空白位,留下间隔的部分做极耳。制作电芯时,卷绕放极片时将各自留的空白带分别放两头,卷绕电芯用常规方法,加上隔膜由专用卷芯夹具逐层卷绕,对齐极耳。
本实用新型不用高精度模具先冲出多片小片成型,再叠片成电芯,而是直接将一大片极片卷绕成电芯,制作工艺简单,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也能达到叠片方式引出多条极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型后的电芯内阻小,比功率大,可实现高功率放电。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极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负极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卷绕型电芯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电芯成品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电芯成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正极片3上设置有一条空白带1,空白带是未涂覆的集流体,空白带的部分做极耳。
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负极片4上设置有一条空白带2,空白带是未涂覆的集流体,空白带的部分做极耳。
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芯5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叠放在一起,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空白带分别放在上下两端,隔膜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在一起,在上端将两边的部分71和72剪切形成凸台,在上端剪切形成凸台做正极极耳7,凸台的高度与正极片上的空白带相同,在下端将两边的部分61和62剪切形成凸台,在下端剪切形成凸台做负极极耳6,凸台的高度与负极片上的空白带相同。
如附图4、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正极片3上设置有一条空白带,在负极片4上设置有一条空白带,电芯的正极片3和负极片4叠放在一起,空白带分别放在上下两端,隔膜8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在一起,在上端将两边的部分剪切形成凸台做正极极耳7,在下端将两边的部分剪切形成凸台做负极极耳6,凸台的高度与极片上的空白带相同,剪切成型后电芯极耳由多层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0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球磨机锥孔滚动轴承防松装置
- 下一篇:新型旋转式炭化半焦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