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安全防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8837.7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5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陆深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深泉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8200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自行车 安全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自行车的一个部件,具体地说,是涉及于折叠自行车安全使用的一种防护器。
技术背景
目前,自行车结构由当年简单的一体式结构发展到现在的复杂多样的可变速结构、防震动结构和可折叠结构等等。折叠式自行车由于其折叠后体积小、携带及存放方便,因此深受旅游爱好者和休闲运动爱好者的喜欢。折叠自行车在支撑杆的适当位置设置断口、再通过断口折叠使自行车架缩小,达到不使用时缩小自行车的体积,使用时将车架展开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的折叠自行车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折叠口处于展开和折叠过程中,折叠口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容易造成折叠口夹伤人的手脚,这种结构缺陷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伤害。因此,如何避免折叠自行车折叠口夹伤人,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折叠自行车的折叠口容易夹伤人的缺点,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安全防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折叠自行车安全防护器,其结构是:包括弧状壳体,弧状壳体的形状与折叠自行车支撑杆的折叠处吻合、覆盖所述支撑杆的折叠口,弧状壳体的一端设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与自行车折叠支撑杆的折叠部分卡接或螺接,弧状壳体的另一端与自行车折叠支撑支撑杆的另一折叠部分活动接触,弧状壳体的尺寸足够覆盖支撑杆的折叠部分,使弧状壳体能覆盖支撑杆的折叠部分。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措施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连接机构设置在弧状壳体的内弧面,该连接机构由包含有凸环的锥形卡紧头构成;与该卡紧头对应,自行车折叠支撑杆的折叠部分处设有连接孔,卡紧头中间设置有一轴向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的连接机构由包含有凸环的锥形卡紧头构成;在凸环与连接孔的接触处设置有凹槽,凸环与凹槽之间通过R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连接机构设置在弧状壳体的一端,该连接机构由螺杆或螺母构成;与之对应,自行车折叠支撑杆的折叠部分处设有螺母或螺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弧状壳体为圆弧形开口状,由弹性塑料、弹性金属片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弧状壳体与自行车折叠支撑杆固定连接的一端的圆弧弧度大于或等于自行车的折叠支撑杆的外径,弧状壳体与自行车折叠支撑杆活动接触的另一端的圆弧弧度小于或等于自行车的折叠支撑杆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的弧状壳体与自行车折叠支撑杆配合固定在自行车折叠支撑杆一折叠处的一端成圆形闭合,闭合处设置有带螺丝固定的固定小舌。
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实用新型的弧状壳体的大小、形状与折叠口吻合,弧状壳体的一端与折叠口处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折叠口处的支撑杆活动接触,使弧状壳体完全折叠口,并且折叠自行车收放自如,在展开和收缩过程中保持覆盖住折叠口,因此,能够带来防止折叠口夹伤人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成卡接式连接结构和螺接式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并且使用在折叠自行车上更安全、更能显产品的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紧装置E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车上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车折叠时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车折叠时的F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深泉,未经陆深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88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