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保鲜度指示功能的咖啡壶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7902.4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7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保鲜 指示 功能 咖啡壶 | ||
1. 具有保鲜度指示功能的咖啡壶,其包括有加热容器(1),以及盖在加热容器(1)上的上盖(2),在所述加热容器(1)内设有加热体(3),在加热容器(1)上设有出水口(4),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容器(1)上设置卡孔(5),在卡孔(5)内安装有能够显示咖啡自煮沸开始存放时间的指示器(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保鲜度指示功能的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示器(6)包括有电路板(7)、设置于电路板(7)上的支架(8)、以及设置于支架(8)内并与电路板(7)连接的指示部件(9),在支架(8)上卡接有外盖(10),在外盖上设有通孔(11),在通孔(11)与支架(8)之间设有透明部件(1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保鲜度指示功能的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部件(9)为指示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保鲜度指示功能的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部件(9)为三个指示灯:第一、第二、第三指示灯(91、92、93),每个指示灯包括有带有接地脚以及两个控制脚的灯座(94),在灯座(94)上固定有透光灯壳(95),在灯座(94)与灯壳(95)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设有两个发光二极管,两个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后与指示灯接地脚连接,两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指示灯的控制脚连接;所述指示灯通过接地脚以及两个控制脚与电路板(7)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保鲜度指示功能的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部件(9)也可为液晶显示设备。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保鲜度指示功能的咖啡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7)上设有控制电路板(7)工作的控制开关(S1),在外盖(10)上设有供控制开关(S1)穿过而露在外面的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保鲜度指示功能的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3)与电路板(7)连接,形成加热电路(A)。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保鲜度指示功能的咖啡壶,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7)上设有一主控电路(B),其与加热电路(A)连接,控制加热电路(A)进行加热;一检测电路(C),其与主控电路(B)连接,能够检测加热电路(A)的工作情况,将检测到信号回传给主控电路(B);一电源电路(E),其与加热电路(A)、主控电路(B)、检测电路(C)都连接,并为它们供电。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保鲜度指示功能的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B)包括有单片机(U2)、控制单片机(U2)工作的所述控制开关(S1),控制开关(S1)的一端与单片机(U2)的引脚⑩连接,另一端接地。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保鲜度指示功能的咖啡壶,其特征在于:第一指示灯(91)内的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R16)与单片机(U2)的引脚④连接,正极同时通过电阻(R7)与电源(VCC)连接,其负极接地;第一指示灯(91)的另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R15)与单片机(U2)的引脚③连接,正极同时通过电阻(R6)与电源(VCC)连接,其负极接地;第二指示灯(92)的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R18)与单片机(U2)的引脚⑥连接,正极同时通过电阻(R9)与电源(VCC)连接,其负极接地;第二指示灯(92)的另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R17)与单片机(U2)的引脚⑤连接,正极同时通过电阻(R8)与电源(VCC)连接,其负极接地;第三指示灯(93)的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R13)与单片机(U2)的引脚①连接,正极同时通过电阻(R4)与电源(VCC)连接,其负极接地;第三指示灯(93)的另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R14)与单片机(U2)的引脚②连接,正极同时通过电阻(R5)与电源(VCC)连接,其负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9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