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玩具直升飞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5016.8 | 申请日: | 200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17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灿裕 |
主分类号: | A63H27/133 | 分类号: | A63H27/133;A63H27/18;A63H27/20;A63H27/2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明华 |
地址: | 515800广东省汕头市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玩具 直升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飞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玩具直升飞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玩具直升飞机,大多都只有一组螺旋桨,因此难于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又出现了有两组螺旋桨的电动玩具直升飞机。
如中国专利文献CN2759542“电动玩具直升机”,公开了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包括机体和遥控器,所述机体包括具有两组螺旋桨的螺旋桨单元、机身以及支架,其中,所述螺旋桨单元位于机身上方并与之相连,支架位于机身下方并与之相连,并用于支撑螺旋桨单元和机身。所述螺旋桨单元包括上螺旋桨、下螺旋桨、空心轴、转向机构以及小主轴。其中,所述空心轴穿设于所述机身,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空心轴中端相连接,所述下螺旋桨套设于所述空心轴的中部,所述上螺旋桨套设于所述空心轴的上部,此外,所述小主轴套设于空心轴外并和上螺旋桨相连。所述小主轴的顶端还连有一个平衡杆。上述电动玩具直升机可做到起飞平衡、控制灵活自如。
但是,该电动玩具直升机的转向机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而且由于空心轴不断转动,长期使用后,转向机构的一些部件容易由于长期摩擦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电动玩具直升飞机,其转向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效果较好,成本较低,转向机构的部件之间不会发生摩擦,因此不容易损坏,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玩具直升飞机,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外壳、具有两组螺旋桨的螺旋桨单元、固定在机架上的两个螺旋桨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转向机构,所述螺旋桨单元位于外壳上方并与机架相连,螺旋桨单元包括空心轴、小主轴、一对上螺旋桨和一对下螺旋桨,空心轴固定在机架上,空心轴下端连接下螺旋桨驱动机构,空心轴上部固定有下螺旋桨,小主轴下端连接上螺旋桨驱动机构,并且小主轴穿过空心轴,上部固定有上螺旋桨和一对平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磁铁和磁铁升降机构,磁铁通过磁铁升降机构连接机架,所述一对下螺旋桨通过可转动固定机构固定在空心轴中部,可转动固定机构底部设有与磁铁配合的可磁吸元件。当磁铁和可磁吸元件间的距离减少到一定的范围时,可磁吸元件就被磁铁作用,使可转动固定机构跟着可磁吸元件被磁铁带动倾向一个方向。
所述可磁吸元件呈圆环状。因为可磁吸元件被可转动固定机构带着不停的转动,由于可磁吸元件呈圆环状,这样不论什么时候,可磁吸元件都可以和磁铁配合。
上述可磁吸元件是磁铁。
上述可磁吸元件也可以是铁片,当然也可以采用钴、或镍、或铁氧体等铁磁类物质,由于其性能都相同,所以不多加说明。
所述磁铁升降机构包括电机、齿轮箱、升降杆和滑套,滑套固定在齿轮箱上,升降杆设在滑套内,升降杆的顶部固定有磁铁,升降杆的侧面设有齿条,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箱连接升降杆,齿轮组的末级齿轮与升降杆上的齿条啮合。
为了限制升降杆的运动范围,防止齿轮组的末级齿轮脱离升降杆上的齿条,所述滑套的侧面设有限位槽,升降杆的侧面设有限位块,限位块插入限位槽中。
当需要改变飞机飞行的方向时,磁铁升降机构将磁铁抬升,当磁铁和可转动固定机构上的铁片或磁铁距离足够接近时,由于两者之间磁力的相互作用,可转动固定机构上的铁片或磁铁带动可转动固定机构摆向一个方向。
如果可转动固定机构上的磁铁与磁铁升降机构的磁铁相对的面的磁极不同,则相互吸引;如果可转动固定机构上安装的是铁片,也是相互吸引;如果可转动固定机构上的磁铁与磁铁升降机构的磁铁相对的面的磁极不同,则相互排斥。
所述转向机构的数目是一个,这样飞机只能偏向一个方向,因此飞机的功能也比较单一。
所述转向机构的数目也可以是两个,这样飞机就可以偏向两个方向。
所述可转动固定机构包括呈圆环状的固定架,固定架顶部开有固定槽,底部设有可磁吸元件,侧面设有两个下螺旋桨固定台,下螺旋桨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对应的下螺旋桨固定台上。
所述固定架的固定槽下方两侧的壁上均设有限位片,作用是限制固定架转动的范围。
所述固定架的固定槽的两侧均设有一个平衡杆,两个平衡杆位于一条直线上。
为了便于磁铁穿过机壳顶部,所述机壳顶部设有便于磁铁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磁铁和可磁吸元件之间不发生接触,因此不容易损坏,并且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效果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去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灿裕,未经王灿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5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