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电弧服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4897.1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5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柏奴斯服装皮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8 | 分类号: | A41D13/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1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劳动保护用品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防电弧服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广大电力工人的人身安全,保护工人免受电弧爆炸所造成的电弧烧伤,在工作中人们必须着装防电弧服装,该防电弧服装应符合ASTM标准《关于暴露于瞬间的电弧和相关热危险之电力从业人员专用抗燃烧纺织原料服装之标准性能规范说明书》(简称F1506-02)的规定,即应符合标准规定的几点要求:
1.服装完全覆盖于可能的暴露部位,这也包括有关项目适当的接触面;
2.衣服设计款式舒适并可以快速除去(拉链的设计使衣服更容易除去);
3.衣服设计轻便、舒适,不妨碍工作,还提供必要的保护。
特别是电弧爆炸所产生的核心温度很高,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是相当危险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性能高,能够有效的降低电力员工被电弧爆炸造成烧伤危险,安全系数高的防电弧服。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电弧服,包括穿着在人体身上的防电弧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人体正面处的防电弧衣服的前中装有使衣服防护严密的由阻燃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封闭结构,在封闭结构的外部设有与防电弧衣服连为一体的外覆层。
所述封闭结构为拉链。
所述拉链为双唇拉链。
所述拉链为明拉链。
所述封闭结构为钮扣结构。
所述外覆层与防电弧衣服之间设有具有阻燃性魔术贴或粘扣带。
所述封闭结构朝向人体侧设有与防电弧衣服连为一体的内隔层。
所述内隔层与防电弧衣服门襟内部叠合处加装有拉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在封闭结构的外部设有与防电弧衣服连为一体的外覆层。封闭结构如拉链或钮扣,一般是由树脂材料制做的,它不能抵挡高温时电弧的爆炸,而外覆层的设置,就能更好的保护拉链或钮扣在电弧爆炸中不轻易被高温所融化,增强了对拉链胶牙或钮扣或钮扣的防护。
双唇拉链设计是为了加强拉链的防护,避免拉链的胶牙在发生电弧爆炸瞬间被高温融化;
粘扣带的设计是为了能让外覆层与门襟更加贴合,更能有效的保护被覆盖下的拉链,从而起到了加固作用。
内隔层的设置,可防止因电弧爆炸而引发拉链胶牙融化,直接烧伤人体皮肤,很好地起到了防护作用。
内隔层与防电弧衣服门襟内部叠合处加装有拉链,这样可加固内隔层与门襟的密封性,起到了防护与加封作用,避免了防护服因电弧爆炸产生的高热冲击,而导致防护服破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结构示意图(一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整体剖面图(一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一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二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二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二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三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三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三三);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四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四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四三);
图13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五一);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五二);
图15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吸收体剖面图(五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防电弧服,包括穿着在人体身上的防电弧衣服1,位于人体正面处的防电弧衣服1的前中装有使衣服防护严密的由阻燃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封闭结构,在封闭结构的外部设有与防电弧衣服连为一体的外覆层3。外覆层3与防电弧衣服1之间设有具有阻燃性魔术贴4或具有相同作用的粘扣带。封闭结构朝向人体侧设有与防电弧衣服连为一体的内隔层5,封闭结构为拉链或钮扣结构,拉链为双唇拉或明拉链。在内隔层与防电弧衣服门襟内部叠合处加装有明拉链。
下面以夹克装为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柏奴斯服装皮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柏奴斯服装皮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