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发射和接回飞轮的玩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4829.5 | 申请日: | 200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1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彤龙 |
主分类号: | A63H33/18 | 分类号: | A63H33/18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希南 |
地址: | 515500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射 飞轮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玩具,具体是一种可发射和接回飞轮的玩具。
背景技术
自从上世纪人们发现在天空中出现了盘状的神秘飞行体后,会飞的盘状物体就一直成为人们感兴趣的对象,随后制造厂家做出了飞轮一类的玩具,以引起儿童新的兴趣。目前接近的飞轮玩具,是由一电旋转驱动器和一桨叶轮构成,电旋转驱动器驱动桨叶轮转动后桨叶轮就可发射出去,发射出去的桨叶轮就会往上飞行起来。这类玩具存在的缺点是飞轮发射出去后无法接收,只能任由飞轮落到地上,然后再从地上捡拾再用,这样的使用方式其娱乐性和趣味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同类飞轮发射出去后无法接收、娱乐性和趣味性不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可发射和接回飞轮的玩具,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发射和接回飞轮的玩具,由电旋转驱动器和桨叶轮构成,其中电旋转驱动器由带有手把的壳体以及安装于其上的电机、干电池、电开关、驱动头构成,驱动头固定在电机轴上,干电池通过电开关与电机作供电连接,电开关的操作部露出壳体外,桨叶轮的中心部为驱动头的配合部,其特征是:壳体上部有一个喇叭状的且其喇叭口敞开的接轮座,接轮座的底部是一与桨叶轮尺寸相当的下凹部,驱动头的驱动端露出于下凹部的底面中心处。
上述技术方案的接轮座的壁部还可以开有由绳网封闭的窗口,以降低接收桨叶轮时壁部与桨叶轮的碰撞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壳体上部有一个喇叭状的且其喇叭口敞开的接轮座,使用者可以在桨叶轮降落时将其接到接轮座内,在努力做到将桨叶轮接得到接轮座内的过程,玩耍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就会得到提高;由于接轮座的底部是一与桨叶轮尺寸相当的下凹部,驱动头的驱动端露出于下凹部的底面中心处,所以桨叶轮落到接轮座时,就会自动配合在下凹部并自动套在驱动头的驱动端上,这样也提高了玩耍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旋转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纵的剖示意图。
图2是图1接轮座下凹部底面中心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桨叶轮的一个实施例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中:1、电旋转驱动器;2、桨叶轮;3、手把;4、壳体;5、电机;6、干电池;7、电开关;8、驱动头;9、操作部;10、桨叶轮的中心部;11、接轮座;12、下凹部;13、下凹部底面中心处;14、绳网;15、窗口;16和17、勾槽;18和19、竖勾;20、轴头;21、套环;22、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可发射和接回飞轮的玩具,由电旋转驱动器1和桨叶轮2构成,其中电旋转驱动器1由带有手把3的壳体4以及安装于其上的电机5、干电池6、电开关7、驱动头8构成,驱动头8固定在电机5的轴上,干电池7通过电开关7与电机5作供电连接,电开关7的操作部9露出壳体4外,桨叶轮2的中心部10为驱动头8的配合部,其特征是:壳体4上部有一个喇叭状的且其喇叭口敞开的接轮座11,接轮座11的底部是一与桨叶轮2外围尺寸相当的下凹部12,驱动头8的驱动端露出于下凹部12的底面中心处13。另外,接轮座11的壁部还开有由绳网14封闭的窗口15;驱动头8的驱动端由二个带勾槽16、17的竖勾18、19构成;操作部9是一铰接在轴头20的杠杆件,操作部9的一头露出壳体4外、其另一头与电开关7的按钮配合;桨叶轮2的中心部10由一套环21和套环21中间一与竖勾18、19的勾槽16、17配合的横杆22构成。
使用上,将桨叶轮2放入接轮座11内,桨叶轮2就会自动配合在下凹部12上,套环21自动套在驱动头8的二个竖勾18、19上;按压操作部9露出壳体4外的一头,电开关7闭合,电机5带动驱动头8旋转,桨叶轮2的中心部10的横杆22被卡在竖勾18、19的勾槽16、17内,从而桨叶轮2随驱动头8旋转;当放松操作部9时,电开关7断开,电机5连同驱动头8停止旋转,桨叶轮2的中心部10的横杆22退出竖勾18、19的勾槽16、17,桨叶轮2靠转动惯性往上飞行起来;当桨叶轮2失去转动惯性掉落下来时,可用接轮座11将桨叶轮2接住,桨叶轮2就又会自动配合进驱动头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彤龙,未经黄彤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