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久性密封防伪储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4438.3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8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 |
主分类号: | B65D49/12 | 分类号: | B65D49/12;B65D5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弟 |
地址: | 51008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久性 密封 防伪 储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伪瓶大多采用破坏瓶盖防伪法,也有断颈防伪法。它们的特点是:当要将瓶子打开时,必须将瓶盖或瓶颈破坏,以致瓶子不能重复使用,达到防伪的目的。它们的结构通常是有瓶口处设置外螺纹,瓶盖上设有与之相对应的内螺纹,还在瓶盖或瓶颈设置倒退破坏环。使用时先将物品放入瓶内,然后将瓶盖旋入到瓶口的螺纹上,使瓶内物品不能取出,当要将瓶内物品取出时,必须反方向拧松瓶盖,与此同时,瓶盖或瓶颈上的倒退破坏环被破坏,以致该瓶盖或瓶子不能重复使用,以达到防伪的目的,市面上不少食品包装瓶采用这种防伪措施。
也有采用旋进断颈式防伪瓶的,如专利“旋推断口式容器瓶防伪装置”(专利号为96219122.1)。
现有的这些防伪瓶的防伪技术有如下不足:1、瓶子本体不够坚固耐久,容易被破坏。2、结构较复杂,制造困难。3、密封性能难以保证,因而不能确保物品长期保存而不变质。4、瓶盖防伪法的瓶子可以重复使用,未能达到彻底防伪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贵重物品需要特别的保存,例如:遗嘱、证物等,未到开启时,任何人不得打开,否则无效,这就需要有一种特别的保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久性密封防伪装置,其可克服现有防伪瓶的缺点,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坚固耐用,能抵御各种恶劣环境,可长期保存物品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是实现:
一种永久性密封防伪装置,包括由主体和密封盖,主体为中空瓶结构,瓶口处设瓶颈,瓶颈设外螺纹,密封盖设有与瓶颈外螺纹相对应的密封内螺纹,其特征在于:以切割螺纹方式在主体外螺纹上铣有至少2道防退槽,防退槽侧边与主体外螺纹的外缘法向成40~50°角,防退槽向旋紧方向倾斜,使螺纹形成一排排的尖角。
主体的外螺纹根部处车有一道宽4毫米以上的退刀槽。
为使本实用新型达到坚固耐用,具有永久保存物品的效果,主体和密封盖用钛合金制造。
进一步的设计是还包括有金属弹性密封圈,所述的金属弹性密封圈是一个横截面为C形的中空薄壁环,用钛合金制造,外表面平整光滑,配合金属弹性密封圈使用的主体瓶口端面和瓶盖内底面也要求加工精密,表面光滑平整。
主体和密封盖可为六角形或八角形,以合理利用材料和方便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
防退槽的作用是:当按正常方向拧紧主体和密封盖时,防退槽形成的外螺纹尖角不起作用,但当要往松退的方向拧动主体和密封盖时,由于防退槽而形成的主体外螺纹上的尖角就插入密封盖的螺纹里面,并且随着作用力的加大而越插越深,起到防止松退的作用。
退刀槽的作用是方便车出完整的螺纹,同时退刀槽还起到防伪(防止重复使用)的作用,所以又叫做防伪槽。其防伪原理是,密封盖的螺纹和主体外螺纹由于前述防退槽的作用而不能松退,而要强行打开就要使用很大的力量,由于防伪槽把主体螺纹根部弄薄了,是整个装置中最薄弱的地方,当外力达到一定时,装置就从这里首先破坏,使瓶颈断开,破坏了主体,断去的瓶颈仍然留在瓶盖内,瓶盖也不能重复使用,因而达到防止瓶子和瓶盖重复使用的目的。
采用金属弹性密封圈的目的是使本实用新型能在十分恶劣环境(高温、高压、水或其它腐蚀性液体等侵蚀)下保存物品,因而可用于保存特别重要的物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坚固耐用,能抵御各种恶劣环境,可长期保存物品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和图4分别为主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及立体图;
图5和图6分别为密封圈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7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8为图7中I部放大图;
图9和图10分别为密封盖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11为图9的B-B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2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2和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永久性密封防伪装置,其包括由主体1和密封盖2,结合参考图1-图4,主体1为中空瓶结构,瓶口处设瓶颈11,瓶颈11设外螺纹12,结合参考图9-图11,密封盖2设有与外螺纹12相对应的密封内螺纹22,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以切割螺纹方式在主体外螺纹12上铣有4道均匀分布的防退槽13,防退槽13侧边与主体外螺纹12的外缘法向成α(=40~50°)角,使主体外螺纹12形成一排排的尖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未经杨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