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消毒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4276.3 | 申请日: | 200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3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柏生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消毒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净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消毒机器人。
背景技术
对于例如中央空调风管等管道,目前尚无合适的仪器或设备能够独立自如地完成臭氧消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臭氧消毒机器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臭氧消毒机器人,包括:
行走单元,用于根据指令实现在管道内地行走;
臭氧发生单元,用于产生臭氧;以及
机体,用于容纳所述行走单元和臭氧发生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通过设置臭氧发生单元,使得在管道内行走的同时进行臭氧消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臭氧消毒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臭氧消毒机器人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请同时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臭氧消毒机器人包括机体1、行走单元和臭氧发生单元,行走单元用于根据行走指令实现在管道内地行走,臭氧发生单元用于产生臭氧,机体1用于容纳臭氧发生单元和行走单元。
机体1包括相配合的上下两盖体11、12,共同形成收容空间以容纳臭氧发生单元和行走单元,下盖体11前端设有一对高亮度的行走车灯10,用于在黑暗或光线不充足的环境下提供照明。在行走车灯10之间设有监视装置13,用于给控制台提供管道实时消毒状况以便于控制。本实施例中监视装置13是摄像头,其具备红外线感应和照明补光灯。机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履带14,其包覆有行走前轮15和行走后轮16。在下盖体11的尾端设有航空插座17,用于连接信号线和电源线,以与控制台进行通信。
行走单元包括行走马达2,装设在下盖体11的前部,与行走车灯10、摄像头13相邻接。
臭氧发生单元包括臭氧发生器3、气泵30、臭氧高压模块31及走气管道32。臭氧发生器3用于产生臭氧,气泵30用于给臭氧发生器3提供空气,臭氧高压模块31用于给臭氧发生器3的两个电极提供高电压以实现电晕放电,走气管道32则用于输送产生的臭氧。臭氧发生器3的进气端与气泵30相连,出气端连接走气管道32,臭氧高压模块31也与臭氧发生器3相连。臭氧发生单元工作时,臭氧高压模块将高电压的交流电源送给臭氧发生器3的两个电极,电晕放电立即开始,可以听到咝咝的放电声,气泵30从臭氧发生器3的进气端鼓入空气,臭氧发生器3的出气端即臭氧气体输出,由走气管道32输送,经由臭氧出气孔18释放。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臭氧发生单元并不是只能固定地装设在机器人的机体1中,其也可以与机体1相分离,例如,在机体1上设置臭氧出气口,但将臭氧发生单元置于管道外,之间利用导气管相连,于是臭氧消毒机器人依然可以一边在管道内行走一边喷洒臭氧消毒。同样地,气泵30也可固定安装在机体1上或与机体1分离设置。走气管道32开放末端形成臭氧出气口34,上盖体12的前端设有一对容纳臭氧出气口34的开口18,产生的臭氧通过臭氧出气口34、开口18喷洒到需消毒的地方。
本实施例在气泵30的下方还设有单片机控制板,用于与控制台实现通讯,以接收控制台指令,或将机器人工作状况反馈给控制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臭氧发生单元,使得在管道内行走的同时进行臭氧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柏生,未经刘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样品多成分独立、并行的检测仪器
- 下一篇:腹部检查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