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0280.2 | 申请日: | 200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0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强;李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88/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07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
背景技术
粉粒物料运输车是一种重要的运输设备,主要是用于化工粉粒物料、粮食粉粒物料的运输,还可用于散装水泥、煤灰粉、滑石粉、粉末饲料、石灰粉等粉粒物料的运输。
目前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普遍采用重力式气力卸料方式,或利用粉粒体流态化床的特性来实现流态化气力卸料方式。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常用的卸料结构有双锥V形结构和漏斗形结构。双锥V形卸料结构的缺点是罐体的角度与水平线的角度较小,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难以下滑,需要在物体的下表面加上气袋等辅助装置才能把物料卸完,所以这种结构和漏斗结构相比卸料速度较慢,且剩余料率比漏斗形结构大。
图1A,1B为现有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罐壳主体01、设置在罐壳主体下部的卸料漏斗02,罐壳主体包括罐壳主体01两端的小风头011、与小封头011连通的斜锥筒012,卸料漏斗02主要包括漏斗板021、022,和小漏斗023。漏斗板021、022焊接起来形成漏斗02的上半部分,该上半部分再和下面的小漏斗023焊接起来,从而组成整个卸料漏斗。但是此种结构制造工艺复杂,空间利用率低,而且此结构重心偏高,此种漏斗结构的罐体配在汽车上使汽车稳定性差,危险性高。此外,如图1B所示,这种罐体的卸料漏斗结构,由于漏斗板021、022焊接后呈弧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较小,因此卸料速度较慢,并且卸料过程完成后罐体内余料率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卸料速度快,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卸料过程后罐体内余料率低的物料运输车罐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卸料速度快,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卸料过程后罐体内余料率低的物料运输车罐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运输车罐体包括罐壳主体、设置在罐壳主体下部的卸料漏斗、与卸料漏斗连通的输气系统、及与卸料漏斗下部相连通的卸料管,卸料漏斗包括与罐壳主体连接的三角形弧形封板、与三角形弧形封板连接的大漏斗及和大漏斗连接的小漏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大漏斗是倒圆锥台体,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小漏斗也是倒圆锥台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大漏斗的圆锥台体的素线角度为45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小漏斗的素线角度也是45度。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输气管道和小漏斗连通处设置有助吹器。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助吹器可以有3个,所述的3个助吹器围绕着小漏斗周围成120度角。
所述的罐壳主体包括罐体两端的小封头,与小封头连通的斜锥筒,罐体顶部的人孔装置,以及罐壳主体内部把罐体分隔为若干个空间并连接相邻的大漏斗的中间连接隔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由于其卸料漏斗与水平面的夹角较大,所以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就很容易下滑到漏斗的下部,再依靠助吹器吹出的气体的帮助下,卸料速度极快,而且卸料过程后,罐体内余料率很低;由于三角形弧形封板向罐体外凸出,扩大了罐体下部的利用空间,这样装料状态时,罐体的重心就比较低,配有该罐体的汽车安全系数比较高。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内的卸料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2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的半挂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2、图3A、图3B,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运输车罐体包括:罐壳主体10、设置在罐壳主体10下部的卸料漏斗20、与卸料漏斗连通的输气系统30、及与卸料漏斗下部相连通的卸料管40。卸料漏斗包括与罐壳主体10连接的三角形弧形封板203、与三角形弧形封板203连接的大漏斗201及和大漏斗连接的小漏斗202。三角形弧形封板下部连接大漏斗的侧壁,上部连接罐壳主体10,三者(漏斗201,三角形弧形封板203,罐壳主体10)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
大漏斗201、小漏斗202都是是倒圆锥台体,如图3B中所示,大漏斗201和小漏斗202的圆锥台体的素线角度都为45度(图3B中角α),即卸料漏斗20中的大漏斗201和小漏斗202圆锥台体结构的侧壁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0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