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隔离开关的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4764.6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2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振民;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扬开电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隔离 开关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隔离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其接线端子的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高压隔离开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将外端高压电通过开关传送至下级,现行的接线端子由外周的接线端和主体组成,主体设有中孔,接线板布置在接线端子的上端,接线板和接线端子之间设置铜制软连接。由于软连接设置的接线板旋转角度有限,会对瓷瓶、导线产生较大的扭力,接线板发生扭转,反复后,铜制软连接的连接处很容易断裂,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安全、连接稳定性好的高压隔离开关的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接线端子和接线板;接线端子由一筒形主体和连接在主体外周的导电臂组成;在筒形主体的内腔设置多个表面镀银的弹性导电片,各导电片竖向环形排列在筒形主体内,所述导电片的下端支撑在绝缘下端盖上,绝缘下端盖固定在筒形主体的下端,所述导电片的上端设置端子盖,端子盖连接在筒形主体上;在导电片的中心设置导电轴,所述导电轴的上端与接线板连接,在导电轴和端子盖之间设置绝缘滑套,导电轴的下端通过孔用弹性挡圈支撑在下端盖的中孔内;各导电片的内、外侧分别与导电轴外表面和筒形主体内壁触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电轴固接在接线板上,导电轴通过导电片将电流引到接线端子的导电臂上,形成安全可靠的导电回路,散热性能好;通过上端的滑套和下端盖作为滑动轴承,使导电轴能在接线端子内360°自由转动,从而不会对连接的导线产生任何扭力,无须润滑转子,安全可靠,可达到免维护,实用性强。
为了方便生产、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下端盖的下端通过另一孔用弹性挡圈支撑在筒形主体内腔。
为确保各导电片导通与导电轴和筒形主体,导电片通过用铜片折弯固定角度制作,使导电片自身产生弹力,保证了各导电片与导电轴和筒形主体之间接触可靠。同时为保证各导电片之间的间隔均匀、稳定,导电片本实用新型各导电片通过三个支撑圈相对固定。
为方便生产、安装,导电轴的上端通过过盈配合压接在接线板的中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由一筒形主体1和连接在筒形主体1外周的导电臂11组成,筒形主体1和导电臂11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在筒形主体1的内腔设置39片镀银的弹性导电片7,各导电片7竖向环形排列在筒形主体1内,各导电片7之间通过三个支撑圈6均匀排列,各导电片7的下端支撑在由尼龙制成的环形绝缘下端盖8上,绝缘下端盖8通过孔用弹性挡圈9固定在筒形主体1下端。导电片7的上端设置端子盖2,端子盖2通过过盈配合压接在筒形主体1的上端。
在各导电片7形成的环形中心设置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轴5,导电轴5的上端通过过盈配合压接在接线板4的中孔内,还在导电轴5和端子盖2之间设置尼龙绝缘滑套3。导电轴5的下端通过孔用弹性挡圈10支撑在绝缘下端盖8的中孔内。并使各导电片7的内、外侧分别与导电轴5外表面和筒形主体1内壁触接,组成导电回路。
上述筒形主体1、导电臂11、端子盖2、接线板4采用导电材料铝合金制作;导电片7,导电轴5,支撑圈6采用铜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扬开电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扬开电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